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中国纺织业“东锭西移”

材料一棉花喜温、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2019-2020年度新疆棉产量516.1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新疆棉花品质优良,棉花播种育苗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棉花播种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下图1为新疆棉花主产区分布图,图2为乌鲁木齐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1)新疆棉花品质好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单选)
A.地形复杂多样B.灌溉水源充足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种植历史悠久

(2)新疆棉花播种育苗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主要是为了(   )(单选)
A.防止食草动物破坏B.防止水土流失C.减少光照D.减轻低温冻害

(3)近几年,前往新疆采摘棉花的外省农民工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有(   )(不定项选择)
A.新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B.国家政策的变化
C.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多D.交通费用的增加

材料二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新疆成为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之一。

(4)影响纺织产业西移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
A.原料B.市场C.劳动力D.政策

(5)新疆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是(   )(不定项选择)
A.劳动力廉价B.原料充足且优质C.工业集聚程度高D.市场需求量大

材料三棉纺织产业链包括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等环节。新疆棉纺纱锭的产能增长迅速,但在新疆本地转化为棉布的比例很低。2016年,新疆产布1.76亿米,仅占全国布匹产量的0.2%。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布局了多个纺织城和工业区。借力“一带一路”建设打通了新疆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通道。预计到2028年,全疆棉花及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棉花就地转化率45%,布产量20亿米,服装服饰产量8亿件(套)。图3为棉纺织产业链流程示意图。

(6)简述新疆为完善棉纺织业产业链采取的措施。
(7)分析“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地理期末模拟卷(上海专用 选择性必修2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2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九个地级市组成,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港澳已经基本将轻工业转移至内地,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从内地九市情况来看,2010年以来,大湾区从核心向外产业结构出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广州第三产业占比均超过70%,佛山第二产业占比稳步提升,江门第一产业占比上升明显。

下表大湾区内地九市2010年与2021年三次产业产值占比(单位:%

(1)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诸多城市中的城市等级较____(低/高),城市职能较____(少/多),服务市场范围较____(小/大),对周边区域有____作用。
(2)描述粤港澳大湾区从2010年至2021年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3)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大湾区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世界级大湾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4)分析佛山和江门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5)下列关于港澳将轻工业转移至内地的原因,正确的是(     
A.轻工业利润低,企业获利少
B.内地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内地地价低,能减少企业的用地成本
D.内地有一定的轻工业基础,具有承接优势
(6)在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     
A.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各城市竞争力
B.重点发展核心城市,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C.各城市产业错位发展,集中发展自身特色优势产业
D.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2024-05-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等级考)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近期,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出台,继续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等方面加强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跨境河流之一,流域内林业、水利、渔业等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大米、橡胶、水果等作物,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近年来,澜湄国家的多边贸易不断增强,我国很多企业入驻湄公河流域各国,行业涉及服装、箱包、木地板、电器连接线、家具等。

(1)澜湄合作“因水而兴”,流域内水资源丰富,季节变化大,下游区域河流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3-4月份,主要原因是______。(单选)
①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 全球变暖
③正值旱季,降水量少                                        ④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其他澜湄国家承接我国产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单选)
①工业基础较好               ②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③流域沿岸国家市场需求大
④国家政策支持               ⑤交通越来越通达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④⑤
(3)水稻是澜湄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这里主要受______气候影响,水热充足,为水稻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下游区域各国冬半年主要盛行______季风,降水______,气温高,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影响粮食产量,严重时可能引起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发生______等现象。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中老铁路(昆明-万象)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5)从能源矿产、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等方面,分析我国与其他澜湄国家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2024-04-01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飞地经济”是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方式之一。

材料一:“飞地经济”是指在行政上互不隶属的两个及以上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目的,合作建设开发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池州市地处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海拔主要在500-1700m,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这里是我国首批国家生态经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与上海等发达城市开展以康养产业为主的“服务业飞地”探索,发展医、养、游、健、学等服务业功能;承接新材料、半导体、电源管理芯片等制造。

池州市2020年2010年
常住人口总数134.28万140.25万
0-14岁(%)15.5816.32
65岁以上(%)16.7410.03
城镇人口80.14万62.28万
三大产业结构比10.2:44:45.815.2:46.6:38.2

(1)池州市山地面积较广,地势有______特点,境内有两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其中九华山地质公园内广泛分布着矿物晶体颗粒较粗,结晶充分的岩石,这类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______
(2)2010年-2020年间,池州市城镇化过程(       )。(不定项选择题)
A.处在起步发展向快速发展的阶段B.第三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C.存在劳动人口明显减少的现象D.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3)近期,池州市与上海市松江区合作,创建了该市最大的“创新飞地”, 作为科创产业的______(单选:A.飞出地;B.飞入地),制约该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单选:A.人才技术;B. 资金劳动力)
(4)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分析池州作为上海“制造业飞地”对两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5)评价池州市发展为上海等发达城市以康养产业为主的 “服务业飞地”的合理性。
2024-04-01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最近,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



(1)日、韩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A.接近市场B.提高利润C.接近廉价的土地D.接近劳动力

(2)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的优势在哪里?
(3)简述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时为保护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4)简要说明产业移出对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024-03-1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难点19 工业区位与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3大重难点+9大易错点)-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上海新高考专用)
6 . 2011年,G40崇启大桥贯通,具有生态岛之称的崇明加速发展,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位于崇明的某毛纺织企业,2000年起三轮引进国内外配套设备、减少了残次品修布耗时,产品迭代,80多种产品获专利,目前产品80%出口至意大利某著名品牌,企业正逐步与苏北相关产业进行联营发展毛纺织产品。2019年,该企业开始在崇明投资养老产业。


上海市和崇明区第七次人口普查表(部分数据)

地区常住人口数
(人)
城镇人口数
(人)
65岁以上人口数
(人)
崇明637921299566189024
上海24870895222093804049012

(1)下列选项与崇明区三大产业比重示意图的解读相符合的是____
A.2018至2022年,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B.2018至2022年,崇明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
C.2018至2022年,崇明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
D.2018至2022年,崇明第二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2)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影响毛纺织企业的主导因素____。
A.市场B.科技C.资源D.劳动力

(3)该企业与苏北地区联营,最可能搬迁至苏北的部门有____。
A.营销B.织布C.研发D.设计

(4)从区位条件变化的角度分析该毛纺织企业能在上海崇明蓬勃发展的原因。
(5)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崇明的城镇化率为①____,属于城镇化的②____ (选填:A起步发展 B快速发展 C稳定发展) 阶段。
(6)请你根据下列问卷调查的内容判断该问卷的主题最恰当的是____。
您的性别、年龄
是独居、与配偶生活还是与儿女一起
您生活您目前日常生活有没有困难,如有是哪方面的
您希望有什么类型专门为老年人开放的活动场所
您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希望得到怎样的医疗服务
您希望跟谁一起居住,由谁来照顾
A.老龄化程度调查B.老年人居住环境调查
C.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调查D.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调查

(7)分析该毛纺织企业在崇明投资养老产业的合理性。
2024-02-0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南是我国桑蚕与丝绸业的起源地,5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就大面积种植桑树,完成了对蚕的驯化,并掌握了缫丝技术,编出织物。自古以来,江南的桑蚕产业经久不衰,但1995年以后,随着江苏、浙江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桑蚕业快速衰落,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桑蚕业迅速崛起,现阶段占我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下图)。近年来,广西提出在“东桑西移”的基础上,加快“东丝西移”“东绸西移”的步伐,发展捻丝、织造、服装、印染、绢纺及相关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以期把广西的桑蚕业做成一条强大的产业链。


材料二:缺林!缺水!缺土!缺粮!缺钱!广西壮族自治区1000多万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截至2016年底,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约153.2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广西石漠化土地相对集中于河池和百色两市,分别占全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的37.8%和22.9%。



(1)分析1995年以后,江苏、浙江桑蚕业快速衰落的原因。
(2)广西接收大量桑蚕产业,其自身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租较低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政府政策支持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与传统桑蚕产业相比,广西开展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对当地带来的好处是(     
①延长桑蚕产业链,增加经济收益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③综合利用废弃物,消除环境问题④根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推测广西引进并改良江苏的桑蚕品种,改良的目的是使新品种能够(     
A.抗高温高湿B.抗高温低湿C.耐低温低湿D.耐低温高湿

(5)促进广西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有(     
①产业升级,推进东绸西移②扩大规模,以经济效益为先
③加强宣传,提高品牌效应④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近年来引入电商后,广西丝绸产业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提高交易安全B.降低运输成本C.减少生产环节D.扩大市场范围

(7)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广西“东丝西移”“东绸西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8)广西对粮食产量进行估产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IS、RSB.GPS、GISC.GPS、RSD.GNSS、RS

(9)根据材料二,试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漠化的成因。
(10)结合生态脆弱区的治理,分析石漠化对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2024-01-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民办金苹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有关特斯拉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因产能不足,作为被全球看好的明星车企,特斯拉一直处于财务亏损状态。2019年年底,特斯拉第二座超级工厂(海外第一座)在中国选择了上海临港开始全面投产,厂区位于紧邻洋山港的临港工业区内。下右图为洋山港的位置示意图。其获得了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计划年设计产量25万辆。



(1)特斯拉第二座超级工厂选择落户中国,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技B.劳动力C.市场D.土地

(2)上海吸引特斯拉独资建厂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A.人才众多,研发能力强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C.汽车产业集聚,生产协作条件好
D.经济发达,本地市场需求最大

(3)特斯拉汽车公司选择落户临港产业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靠近洋山深水港,产品运输便利
②太阳能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
③靠近长江,生产用水充足
④地处远郊,土地价格低廉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4)随着时间的发展,推测特斯拉工厂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因素的影响程度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024-01-1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等级)试卷
9 . 2023年8月,全球金砖国家峰会召开,宣布包括埃塞俄比亚在内的六个国家加入。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人口过亿。境内多高原山地,著名的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该国地质上是寒武纪非洲古陆的一部分,上覆中生代海相沉积层,最上层是厚达几百至上千米玄武岩覆盖层。

材料二:近年来,大量的中国服装、制鞋企业转移至埃塞俄比亚,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



(1)有船舶以正常航速从印度洋驶向红海,经图中甲海峡时,其航行状态与吃水深度的变化是____。
A.顺水行船且吃水深度变深B.顺水行船且吃水深度变浅
C.逆水行船且吃水深度变深D.逆水行船且吃水深度变浅

(2)埃塞俄比亚承接我国纺织、制鞋等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
①劳动力成本低廉②工业基础雄厚
③科学技术水平高④临近消费市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下列地区中,与东非大裂谷所处板块边界类型一致的是____。
A.马里亚纳海沟B.安第斯山脉C.冰岛D.日本列岛

(4)图中亚丁湾以北所在半岛,常年受________交替控制,形成了____气候,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
(5)高原的形成受到地球内、外力的共同作用。简要描述中生代以来埃塞俄比亚高原形成的地质过程。
(6)按照洋流的成因分类,判断图中乙处海域夏季形成的洋流类型,并就该洋流的成因做具体分析。
2024-01-13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10 . 武汉将建设成为我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2019 年城镇化水平达 80.49%。武汉市区位优势突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汇聚,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材料二:集成电路,俗称“芯片”,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武汉已与北京、上海、深圳一道,跻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四大集聚区。

材料三:武汉城市圈又称武汉“1+8”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和周边约 100 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市构成的城市联合体,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咸宁市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大健康、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武汉位于____地形区,所在省级⾏政区简称____,⽓候特点____
(2)武汉对城市圈内城市辐射带动由强到弱排列顺序为(     
A.孝感 鄂州 潜江B.⻩冈 黄石 鄂州C.鄂州 孝感 天⻔D.咸宁 潜江 孝感

(3)根据材料,推测武汉向外转出的产业部⻔具有____特点。武汉选择将部分产业转移向咸宁的原因____
(4)概述2011-2018年间武汉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5)武汉是否属于大都市?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6)结合材料,说明集成电路产业在武汉集聚的优势。
2024-01-1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