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2月24日,当前全球出货量最多的福建省宁德市某动力电池企业在贵州省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举行集中开工仪式,包括新能源电池、电池材料及电池回收等5个项目。同一天,湖南省岳阳市的某企业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也在贵安新区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助推贵安新区产业的升级发展。


(1)分析省外企业在贵安新区大力投资建厂的原因。
(2)简述省外企业在贵安新区建厂对贵安新区发展的影响。
2022-03-1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如下图)。

(1)说明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浙江的服装企业向新疆进行转移时,也将一些部门留在了浙江,推测留在浙江的部门及其原因。
(3)分别说明该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的有利影响。
2022-07-02更新 | 282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同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播种普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残膜回收成为一个技术难题。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浙江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下图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说明新疆棉花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的最主要原因以及残膜回收不充分对土壤及植株产生的不良影响。
(2)说明浙江企业将生产加工部门转移到新疆后的优势。
(3)分析浙江企业将产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4)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两省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两条有利影响。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兰察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俄蒙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也是“中欧班列”唯一非省会铁路枢纽城市(见图1)。市辖区集宁自古以来就是北方重要的皮革集散与加工基地。上世纪80-90年代,集宁皮件产业发展进入高峰期。1993年,在政府的扶持下,“皮件一条街”迅速成形,入驻的皮件加工商户多达数百家,并形成“皮毛供应-皮件生产-皮件销售”流水式的一条龙发展格局。所生产的“熊猫牌”皮衣远销国内外,一举成为中国十大真皮皮衣品牌之一。90年代后期,受全国皮毛市场、制革技术、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集宁皮革加工也陷入“低迷期”。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凭借地理优势北京雅宝路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民间最大最专业的服装出口交易市场,其被视为“中俄贸易的桥头堡”。受限于市政规划,曾经红极一时的贸易圣地让位于城市发展。2015年起,雅宝路启动了疏解工作,逐步向乌兰察布、保定、廊坊等地进行转移,图2为乌兰察布市承接雅市场转移的主要平台示意图。



(1)分析集宁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皮革集散与加工基地的区位条件。
(2)说明数百家皮件加工商户在“皮件一条街”集聚的原因。
(3)简析集宁成为北京“雅宝路”市场转移的首选地的成因。
(4)请结合分散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为“雅宝路”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4-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高考热身模拟地理试题(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区位优势。
(2)从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3)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4)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深圳在1980年(正式设立经济特区)以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城区面积仅3.8平方千米,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间,深圳从默默无闻的小镇发展成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创新之都”。深圳作为中国早期改革开放的窗口,20世纪80年代率先承接产业转移,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积累了“第一桶金”.40年来,其工业发展经历了多次转型,目前重点产业包括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已实现了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华丽转身。下图为深圳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1)阅读材料,简析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吸引香港产业转移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深圳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当地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3)说明深圳市不断进行产业转型的目的。
2023-07-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


(1)简析该服装企业选择在东南亚建加工厂的原因。
(2)简析自带技术和原材料“走出去”给该服装企业带来的益处。
2023-02-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国民危机意识非常强,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日本街头汽车界的最“萌”代表K-car(轻自动车),属于汽车中最轻最小的一类(如左图)。其实不大的车身尺寸及较小排量的发动机非常适合日常使用,在岛国特色的车型文化中非常普遍。有分析人士称,这种危机感与大多数日本人有着复杂且敏感的“岛国情结”密切相关。

材料二日本汽车产业发展较早,技术竞争力强,在走向国际市场中,日本坚持把汽车组装厂建在海外,把核心零部件及研发中心保留在国内的“梯度转移”策略。右图为日本示意图。



(1)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日本人存在着严重危机感的原因。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日本汽车文化中K-car流行的原因。
(3)分析日本汽车企业采“梯度转移”策略的原因。
2022-11-01更新 | 554次组卷 | 9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浙地区曾是重要的桑蚕生产中心,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桑西移,其中广西和四川是东桑西移主要目的地,广西逐渐发展成我国重要蚕桑基地。面对国际国内茧丝绸行情下跌的状况,广西某县的多元化经营助推桑蚕产业新生。

材料二桑蚕业优势区与起源地分布图


   

材料三广西某县桑蚕产业链示意图


   
(1)描述现在桑蚕业优势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2)推测东桑西移的原因。
(3)与传统桑蚕产业相比,简述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的优越性。
2023-07-2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4月16日“中国华坚-埃塞俄比亚国际轻工业城”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举行奠基仪式,该工业城由中国华坚集团投资,以轻工制造为主。在我国,随着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制造业转移海外,利用海外低要素成本继续扩大生产,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的催化剂。然而,不少在非洲的中国工厂,在享受成本红利的同时,也将面对产业链不完善的挑战。

材料二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


(1)分析我国制造业向非洲转移的原因。
(2)简述部分中国工厂在非洲面对产业链不完善的主要挑战。
(3)针对中国工厂在非洲面对的挑战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5-23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毕节市高考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