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的深化促使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及其社会影响逐渐成为国际关注焦点。津巴布韦是非洲南部的内陆高原国,金、铬、铁、铜和钻石等矿藏量多质优,与中国在经贸往来、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持方面存在长期合作。21世纪初,当西方国家对津巴布韦实施经济制裁时,津巴布韦提出了向东看的政策,加强与中国等亚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中国逐渐成为该国最大的投资国之一,紧接着大量中国移民进入津巴布韦投资设厂,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如图为津巴布韦区域图。



(1)说明地形特征对津巴布韦河流和气候的影响。
(2)指出津巴布韦吸引我国企业投资的优势。
(3)我国有些企业分析:目前到津巴布韦投资还面临很多困难,应暂缓去投资。请说明其理由。
2024-02-2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50年代之前,孟加拉国工业基础薄弱,多数产品依赖进口。1958年,孟加拉国成立小型和家庭工业联盟,对接农村居民、乡镇企业和地方政府。20世纪60年代,孟加拉国建设大量农村工业园,生产面包和膨化大米等供国内消费的商品,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1982年,孟加拉国调整经济战略,优先考虑吸收外资,将工厂迁入城市,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为发达国家的母公司贴牌生产服装等产品。此后,孟加拉国城市化加速发展,但部分居民仍处于半工半农的状态。某大型服装企业于2013年随着回流乡村的趋势迁入坚德布尔县(图)的农村工业园。



(1)简述20世纪60年代孟加拉国农村地区建设大量工业园的有利条件。
(2)说明20世纪80年代孟加拉国工厂向城市搬迁的原因。
(3)分析2013年服装企业迁入农村工业园对当地农村的影响。
2024-02-0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陶瓷是以粘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广东佛山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被誉为南国陶都。近年来,佛山陶瓷产业转移主要采取了两种模式(下图):一是原材料导向辐射型模式,主要向省内周边等地转移;二是集群嵌入型模式,主要向省外其它陶瓷产业基地转移,如转移到我国西部的四川夹江、东部的山东淄博。

(1)说明佛山陶瓷向省内周边地区转移的原因。
(2)分析“集群嵌入型”产业转移模式的优点。
(3)产业转移可能导致佛山市出现产业空心化问题,请为其陶瓷产业升级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2024-02-07更新 | 36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是我国著名的“眼镜之乡”,早在清朝嘉庆年间,余江就有了眼镜加工作坊,但传统的眼镜产业多年来一直停留在“两头在外”的低层次上——在外地卖眼镜、卖外地生产的眼镜。只有销售、没有规模化生产的“单腿现象”,使得余江眼镜产业无法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

材料二近年来,当地政府转变观念,补齐“短腿”,成功使眼镜销售之乡向眼镜生产基地转型。2002年余江建立眼镜产业园(下图),2014年厦门万成光学(眼镜生产企业)转移至产业园,并带来了自动化工艺,进行了产业配套建设,2022年园区已聚集各类眼镜生产制造企业280余家,形成了由眼睛配件、镜片、电镀、成品眼镜以及设备制造等行业相互协作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当年总产值达37.28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

(1)分析余江县吸引厦门眼镜企业转入的原因。
(2)简述余江县政府为打造眼镜生产基地所采取的措施。
(3)说明外来眼镜企业转入对余江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半导体产业链包括上游(设计、装备、材料)、中游(晶圆及存储器制造、封测等)和下游(数字终端)等环节。20世纪50年代,美国半导体产业独领风骚,70年代起半导体产业发展经历了三次区域转移过程,如下图所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开始建设半导体产业高新区,目前成为我国唯一能够实现CPUGPUDSP芯片三大件设计国产自主的城市,但是,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如光刻机)领域还处在劣势。

   

(1)推测1980—2009年半导体产业从日本转出的主要原因。
(2)说明半导体产业的第三次转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3)推测长沙市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实现突破应采取的措施。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2月,郑州入选为国家中心城市(图左)。郑州是全国普铁和高铁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全国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宇通客车、郑煤机、中铁盾构等郑州制造行销全球,且当地多家企业平台已经入选省级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打造国家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高地。

《河南十四五城镇空间布局规划》提出打造豫东承接产业转移、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豫西转型创新发展、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图右),其中,豫东以商丘为中心,包括周口市、开封市等,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2021年,商丘常住人口为781万,其三大产业结构为18.737.443.9。周口港是河南第一个内河集装箱港口,是国家级运输枢纽城市。


(1)分析郑州有效带动晋鲁豫皖四省周边区域发展的原因。
(2)分析豫东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
2024-02-05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合作探究】分析棉纺织工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材料1:由于粮棉争地的矛盾,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取限制东中部主要棉花产区发展的政策,并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目前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2014年七月以来,新疆连续出台多个文件,如《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规划纲要(2014-2023年)》,以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并且布局了多个纺织城或工业区。另外,“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打通新疆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通道。



(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说出“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新疆大力发展棉纺织业,会面临哪些困难?请你试着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4-02-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4.3 产业转移(学案)-【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哈萨克斯坦略图和产业转移吸引力指数表。


国别排名吸引力指数
哈萨克斯坦127.82
土库曼斯坦410.09
吉尔吉斯斯坦51.39
乌弦别克斯坦312.66
塔吉克斯坦212.69

材料二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哈萨克斯坦吸引大量外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该国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采矿、石化、冶金和能源等,其中采矿业是支柱产业。其在中亚五国对中国产业转移吸引力指数排名中高居榜首。


(1)分析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五国中对中国产业转移吸引力相对较强的原因。
(2)有观点认为,该国工业化对推动城市化作用有限,从工业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
2024-01-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7年至1940年,我国东部工业不断内迁西部,其中四川占比54%。1964年至1980年间,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四川现代工业的发展与崛起,1965年,由哈尔滨轮机厂援建的东方汽轮机厂在四川省绵竹县汉旺镇龙门山区落户。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东方汽轮机厂成为我国自主研究、设计、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汉旺镇也因此成为我国西部繁荣的工业重镇。2008年地震后,东方汽轮厂迁址德阳市郊经济开发区八角井镇,一个“更加先进、更加安全、更可持续发展”的新东汽屹立在中国大地上。下图示意东方汽轮厂新旧厂址位置。

(1)分析东方汽轮厂在汉旺镇紧邻山区建厂的优势条件。
(2)分析东方汽轮厂对促进汉旺镇经济繁荣的作用。
(3)简述东方汽轮厂从汉旺镇迁址八角井镇的必然性。
2024-01-26更新 | 130次组卷 | 6卷引用:高三练习地理试题03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2016年,新疆棉花产量达359.4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68%左右。但布匹生产仅1.76亿米,占全国布匹产量的0.2%。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布局了多个纺织城和工业区。借力“一带一路”建设打通了新疆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通道。预计到2028年,全疆棉花及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棉花就地转化率45%,布产量20亿米,服装服饰产量8亿件(套)。

材料二如图为棉纺织产业链流程示意图。

(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分析“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简述新疆为完善棉纺织业产业链采取的措施。
2024-01-26更新 | 48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