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A.创新技术B.拓展市场C.扩大规模D.降低成本
2.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A.消费习惯相近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A.进口量增多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D.生产量增多
2020-07-09更新 | 12707次组卷 | 75卷引用:第三单元 高考挑战区

2 . 20世纪80年,M镇的服装企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回M镇,劳动力也随之迁移流动。企业和劳动力的回流过程及原因如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镇企业和劳动力回流原因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W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劳动力的主动回流
B.M镇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第二波回流带动了劳动力主动回流
C.M镇提供优惠的就业和投资政策,促成了企业的第一波回流
D.在企业回流和本地就业利好的作用下,更多劳动力被动回流
2.导致服装企业从M镇迁往W市,后又迁回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技术和环保B.交通和劳动力
C.市场和政策D.动力和原材料
2020-07-11更新 | 8635次组卷 | 60卷引用:第三单元 高考挑战区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1994~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本地多样化—初步的市外扩张—以市外扩张为主”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研发水平B.满足生产需要C.带动当地就业D.提高生产效率
2.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     
A.研发、总部、制造、销售B.销售、总部、制造、研发
C.总部、研发、销售、制造D.研发、总部、销售、制造
2020-07-11更新 | 9258次组卷 | 47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章节检测

4 . 某生产冲锋衣、徒步鞋等户外用品的知名服装品牌,诞生于加拿大西海岸的温哥华(49°N,123°W)。该品牌的设计总监称,温哥华特殊的地理环境是测试户外产品性能的“天然试验场”。目前,该品牌已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90%的产品在缅甸、越南、孟加拉国等21家制造工厂生产,但在温哥华设计中心附近仍保留着自有工厂。该品牌倡导尊重自然,最近推出ReBirdM 计划,加强可再生材料的研发和废料的循环利用等。下图示意该品牌产品的一般生产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温哥华所处区域成为该品牌“天然试验场”的条件包括(     
A.地形平坦B.路面湿滑C.风力微弱D.地震频繁
2.该品牌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主要是为了(     
A.扩大市场份额B.建立营销网络
C.降低生产成本D.带动当地就业
3.该品牌在设计总部附近保留自有工厂的主要原因是(     
①减少运输成本     ②保障产品质量
③促进产品研发     ④满足当地市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该品牌推出ReBirdTM计划的王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种类B.提高产品质量
C.丰富品牌文化D.降低产品价格
2021-11-08更新 | 4890次组卷 | 31卷引用:第四章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图中指数越大,表示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关系
D.北京向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一样大
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下列措施合理的(     
A.促进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B.河北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2021-11-01更新 | 3156次组卷 | 47卷引用: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B卷·提升能力)-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6 . 2019年8月,苹果公司供应链数据显示,在巴西和印度建立代工厂并未减轻苹果公司对中国的依赖。在中国,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雇用了上百万工人为苹果组装设备,其中富士康目前在中国有29个生产点,和硕有12个。除代工厂外,中国占苹果公司的全球供应商比例由2015年的44.9%上升到2019年的47.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苹果公司在巴西、印度建厂的直接目的是(     
A.利用当地原料B.降低生产成本C.提升产品性能D.规避关税风险
2.富士康、和硕等代工厂的生产特点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B.研发能力强C.空间布局集中D.原料来源广泛
3.苹果公司难以撤离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中国供应商依赖性强②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③对中国矿产资源依赖性强④对中国代工厂依赖性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3-31更新 | 3077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三章 综合检测-【上好课】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柬埔寨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中部和南部是平原,东部、北部和西部被山地、高原环绕,大部分地区被森林覆盖。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距离西哈努克市17千米(如下图),2006年主要由我国3家公司联合开发,但这3家公司难以形成合力,导致项目进展缓慢,2007年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由我国K集团接管,K集团为江苏省重点民营企业,主要发展纺织服装业。目前,该经济特区已引入来自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企业,涉及行业主要有纺织服装、箱包皮具、五金机械和木业制品等。



(1)说明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优势。
(2)说明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由K集团接管的原因。
(3)分析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吸引木业制品企业入驻的自然原因。
2021-11-18更新 | 1981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二章 区域发展(A卷·夯实基础)-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各大经济型连锁酒店将上海作为攻占市场份额的前沿阵地。某经济型连镇酒店品牌在全国370多个城市拥有门店超过3000家,其中在上海约有300家。该经济型连锁酒店在2005年创立于江苏昆山,随后进入上海;初期首选在上海市中心地带建店,在扩张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在郊区市场的份额。近年来,该经济型连锁酒店在郊区的门店竞争力超过市中心的门店。2018年,该经济型连锁酒店开启海外扩张计划。在新加坡开设海外首店。下图示意该经济型连锁酒店在上海的分布状况及昆山的位置。



(1)从上海的区位角度,简述该经济型连锁酒店从昆山向上海扩张的有利条件。
(2)据图描述该经济型连锁酒店在上海的空间分布特征。
(3)说明该经济型连锁酒店在郊区的门店竞争力超过市中心门店的原因。
(4)分析该经济型连锁酒店海外扩张初期的目标客户人群。
2021-10-28更新 | 1435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提分小卷)-【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尖子生选拔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重庆两江新区涵盖重庆主城区的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在功能布局上构建了三大特色板块:一是南部沿嘉陵江和长江一带的“现代服务业板块”;二是西部、中部区域的“都市综合功能板块”;三是位于重庆主城区外环(绕城)高速公路一带、由北向东呈带状环绕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

材料二       图1为重庆两江新区在主城区的位置图,图2为重庆两江新区的三大板块与主要功能区分布图。

材料三自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以来,美国、德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我国的众多企业纷纷入驻两江新区。国务院赋予的“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使命效应初显。

(1)分析重庆两江新区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重庆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布局的合理性。
(3)说明重庆两江新区南部沿江地带集中布局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原因。
(4)分析重庆两江新区发展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的地理位置优势。

10 . 我国作为世界上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主产区经历了由分散到相对集中的格局转变。下图示意1950-2015年全国棉花连续5个时段产量重心和面积重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0-~2015年期间全国棉花(     
A.产量重心持续向西北内陆棉区移动B.产量重心比面积重心移动的幅度大
C.大规模种植区向河西走廊地区转移D.单产优势逐渐向长江流域棉区转移
2.影响棉花重心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栽培技术B.市场需求C.生产成本D.政策补贴
3.棉花生产格局转变对西北内陆棉区的主要影响是(     
A.棉产业规模扩大B.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C.劳动力大量迁入D.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2021-09-09更新 | 930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B卷·提升能力)-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