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环境污染与防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从2022年3月开始,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团队师生们在涪陵市通过技术手段将矿区堆放的无重金属污染矿渣进行土壤化实验,在改良后的土壤中种植榨菜、萝卜、狼尾草等农作物,长势良好。


说出该项技术的应用给矿区带来的环境效益。
2023-12-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文综试题
2 . [选修6: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剧增,城市人口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垃圾未经分夹就回收或者任意丢弃都会造成环境污染,我国于2019年7月1日开始提倡垃圾分类。


列举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办法,并说明我国进行垃圾分类的意义。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欧盟、北美、亚洲、中东化肥施用量都保持稳中有降或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国内东北地区化肥使用量又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说明国内东北地区化肥使用量较小的原因及所带来的有利影响。
2023-03-29更新 | 445次组卷 | 8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团雾”是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出现。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一片朦胧。团雾区域性强、预测预报难,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团雾会导致能见度的突然变化,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极具危害性,容易酿成重大交通事故。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以下情况易形成团雾的是(     
A.地势低洼、空气湿度大B.昼夜温差较小、无风的夜间或清晨
C.天气晴好寒冷,风力强劲D.粉尘污染、工业排放量小
2.与7、8月份相比,京沪高速江苏盐城段6月份团雾多发,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低,冷气团活跃B.受江淮准静止锋,空气湿度大
C.工业污染严重,尘埃多D.地形起伏小,多平坦地形
3.与其他下垫面区域相比,高速公路易出现团雾,造成交通事故。其主要原因是(     
A.车速快,车流量大B.尾气排放量C.湿度大,路面水汽多D.昼夜温差更大
2023-03-15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

材料一: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



(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2)指出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3)说出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2023-01-25更新 | 300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选修6:环境保护]

国产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一般为5~8年。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迅速放量(成交量比前一段时间明显增大),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开启第一次规模化退役。2021一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步伐再度加快,预计到2030年需报废处理的退役动力电池总规模或将达到237.3万吨。

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方式有两种:一是元素回收,用于提取稀缺的钻、镍等重金属资源;二是梯次利用,形成小型电池,用于低速电动车、电动工具、太阳能路灯、储能装置等领域。

简述动力电池大量堆放处理对土地的不利影响,并说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好处。
2022-10-16更新 | 634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面源污染是危害全球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唯一的受纳水体,承担了灌区内90%以上的农田排水。为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乌梁素海的影响,当地拟采用不同盐生植物构建植被缓冲带。下图示意乌梁素海西侧某研究区设置的不同植被缓冲带对水体总氮(TN)浓度的影响。入湖水体包括径流和渗流,径流为地表水部分,渗流是下渗部分。



据图说出植被缓冲带对水体TN浓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2022-09-03更新 | 233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8 .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材料二:图a为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浑浊天气日数图。


材料三:图b为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月。
(2)说出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2022-08-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选修6:环境保护】

以往处理核电站产生的废热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2021~2022年供暖季,山东核电“暖核一号”工程取代了当地12台燃煤锅炉,为山东海阳市提供“核能废热供暖”(将核电机组发电后的多余热量通过换热站送到用户家中)。该项目投运后,海帕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说明“核能废热供暖”的环境效应。
10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是南疆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较早地区。随着巴州产业迅速发展,工业及农业成为该地区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产业,在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了资源的消耗,也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下图示意2020年巴州各县市重点污染源数量调查统计。



指出2020年巴州各县市重点污染源数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为该州降低污染源数量献计献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