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污染及其成因(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沿河截排系统是一种截流直排雨污水、快速改善河道水质的有效措施,广泛用于收集和传输快速城镇化地区沿河雨水管排放的漏排污水,但如果超过其收集和传输能力会产生溢流污染。深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深圳湾位于深圳市的核心区域,承担着城市发展和生态保育的双重功能,深圳湾的主要污染源为污水处理厂尾水污染和截排溢流污染,其中截排溢流污染是雨季最主要的污染源。下图示意深圳河流域及部分水质监测点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监测点水质从劣到优的排序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2.推测深圳湾水质最优的月份是(     
A.4月前后B.6月前后C.9月前后D.12月前后
3.与深圳侧相比,深圳河流域香港污水处理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香港(     
A.产污量大B.城镇化水平高C.人口、经济规模小D.基础设施完善

2 .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由此引发的海啸,直接冲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多处核设施停止运转,核反应堆无法正常冷却,只有向核反应堆里注入新的冷却水,受到核反应堆的污染,形成大量的核污染水,无处可排,于是日本在核电站周围建造大量的储水罐储存核污染水,预计到2022年核电厂废水储存设施将达到极限。日本必须想办法尽快处理掉这些核污染废水。日本政府提出了五个“可行性方案”,分别是“排入大海”、“用锅炉烧干”、“排入地下”、“电解”、“混入水泥埋进土里”。2021年4月9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决定引起世界范围民众的强烈反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日本最终选择将核污水直接“排入大海”的原因(     
A.环境危害小B.处理成本低C.回收再利用D.海水净化强
2.推测对日本政府的决定反对最强烈的民众可能来自(     
A.印度B.冰岛C.日本D.巴西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
(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藻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
(3)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及不利影响。
(4)说明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
2020-03-25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专题26 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巅峰冲刺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扫描

4 . 赤潮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泄漏的石油B.重金属盐C.固体废弃物D.氮、磷营养物
2.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北方近岸海域   ②南方近岸海域   ③城市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影响有
①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
②加快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
③使污染区域集中       
④使污染区域扩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咸潮是指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水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材料二: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的现象。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1.下列河流中河口最易有咸潮现象发生的是(  )
A.亚马孙河B.莱茵河C.刚果河D.密西西比河
2.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乡村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城市近岸海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B.6月到8月C.3月到5月D.12月到2月
4.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减轻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加剧污染程度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9-10高三下·福建漳州·阶段练习
真题 名校
6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成“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国家环保局通报,目前库区水质较好。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域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



(1)上图中,某支流上A、B两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_________?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
(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
2016-11-18更新 | 764次组卷 | 5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卷(山东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②城市近岸海域③北方近岸海域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B.12月到2月C.3月到5月D.6月到8月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②加剧污染程度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264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二3月月考地理(文)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氮素的超量排放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某科研团队利用生态沟渠进行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生态沟渠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底泥吸附等方式拦截处理水体中的氮素,从而实现水体的净化。图7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土地利用情况。


(1)推测造成该地水环境污染的氮素主要来源。
(2)从图中找出设置生态沟渠的最佳位置,在“”内填涂阴影,并说明理由。(阴影填涂示例:
(3)从控制氮素源头角度,提出减少该地区氮素水污染的措施。
2023-04-27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B)

9 . 水华是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当水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氢、磷等)和合适的水温时,藻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巢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该湖入湖水系众多,水体环境相对封闭,水体更新周期长,水华多发。下图示意巢湖分区及入湖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巢湖水华最严重区域位于(     
A.中巢湖北部B.中巢湖东南部C.东巢湖东部D.西巢湖西北部
2.相比9月,7、8月巢湖水华较轻,原因可能是7、8月(     
①治理力度加大②高温抑制藻类生长③降水稀释营养物质④排放到巢湖的污水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2-21更新 | 164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湖流域西部高,东部低,呈碟状。太湖是长江流域典型的富营养化的浅水湖泊之一,深受蓝藻水华问题的困扰。氮、磷是影响蓝藻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太湖的氮、磷来源广泛,与径流汇入、有机物分解、湖底沉积物释放等因素密切相关,且以外源性氮、磷为主。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促进蓝藻的生长。2022年夏季,太湖流域经历了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静风天气,尽管太湖水域面积变化不大,但蓝藻爆发的程度大大降低。图示意太湖流域局部。

(1)推测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蓝藻爆发最严重的区域,并作出解释。
(2)一般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促进蓝藻的生长,请从气温角度说明理由。
(3)2022年夏季太湖蓝藻爆发的程度大大降低,请从气温以外的角度分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