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兴都库什一喜马拉雅地区位于亚洲中南部,西起阿富汗西部,东到中国和缅甸北部。这里是世界上最高山脉的所在地,是世界著名的生态脆弱区。广大的兴都库什一喜马拉雅地区不仅拥有大片的雪域,还有郁郁葱葱的热带山谷、山地森林、高山草原、高海拔草场、湿地以及干草原。这里是亚洲十大主要河流的源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也是世界上文化最多元的地区,有1000多个民族居住,还是世界上高寒药物最集中的主产地。下图示意兴都库什一喜马拉雅地区范围。


   
(1)说明兴都库什一喜马拉雅地区成为生态脆弱区的自然原因。
(2)分析兴都库什一喜马拉雅生态脆弱区物种减少带来的后果。
(3)兴都库什一喜马拉雅地区环境恶化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请给出具有说服力的依据。.
2023-08-2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有“风库”“火洲”之称的吐鲁番,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奔走国内外,引种、收集、繁殖和培育荒漠植物终获成功,建设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园中有缺水脱叶“假死”,遇水复苏、生长的沙拐枣,还有荒漠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近150种。这些抗旱“明星植物”也被广泛应用在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中,为荒漠化防沙、治沙产业发展等做出了突出贡献,让“人进沙退”变成现实。



(1)说明沙拐枣的特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列举两个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中的荒漠植物可以推广的国家。
(3)列举两种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中的旅游景观。
(4)阐述建设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意义。
2023-05-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忻州市高三百日冲刺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海草床是指由单种或多种海草植物主导的海草生态系统,被称为“海洋之肺”。近年来,为修复退化的海草床,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的科研团队,开始在文昌市选择无海草分布的近岸海域开展人工修复。


(1)简述海草床被称为“海洋之肺”的原因。
(2)说明该海域海草床采取人工修复的必要性。
(3)阐述海草床人工修复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4 .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江鲈鱼是一种生活于浅水底层的肉食性江河洄游鱼类,常栖息在与海水相通的湖泊或河流中。每年4月中旬幼鱼从近海游入淡水区域;4-11月份,生活在淡水中的幼鱼和成鱼,经常栖息在水质清新、饵料生物丰富、水较深和有隐蔽物的场所。近年来,松江鲈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松江鲈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国外媒体报道:很多人认为指狐猴(Aye—Aye)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不幸的是,它现在也是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
据此判断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指狐猴的生境被破坏或丧失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沙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捕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20-02-05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猕猴桃喜光怕晒,叶大而薄,新枝娇嫩。其属藤本植物,攀附是猕猴桃生存的法则,生长速度比乔木和灌木快很多。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进改良为奇异果。在新西兰北岛普伦蒂湾畔的公路上驱车飞驰,便可以看到路旁高耸的树墙,把成千上万的奇异果庄园圈隔成一块块精致的碧绿(下图)。虽然我国的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但是有十多种野生猕猴桃品种成为濒危种质。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新西兰奇异果庄园周边高耸的树墙的主要作用是(  )
A.遮阳B.防风C.美化环境D.减弱噪音
2.我国十多种野生猕猴桃品种成为濒危种质,主要原因是(  )
A.果农种植水平参差不齐B.果农过度施用农药
C.不合理的森林砍伐D.猕猴桃科研经费匮乏
7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北极熊栖息在北极冰原地区,灰熊主要分布于苔原和森林中,二者活动范围很少重叠。2006年4月16日,人类在加拿大西北部首次发现了野生北极熊和灰熊杂交后生下的“混血熊”,近年来,随着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化,发现的“混血熊”不断增多。


分析野生“混血熊”不断增多所揭示的生态环境问题。
2019-03-23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2016-12-13更新 | 2358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