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大片天然油松林,以及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由于森林覆盖率高,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类也相当丰富。保护区内分成2个核心保护区、2个缓冲带、1个实验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保护区保护对象属于(     
A.森林生态系统B.濒危野生动物C.濒危野生植物D.地质遗迹
2.保护区功能区中(     
A.核心区保护最好,严格禁止进入B.缓冲带主要用于旅游和探险
C.实验区设施完善,利于科学研究D.实验区中珍稀动植物最集中
3.保护区建立,可以(     
A.增加当地人就业机会B.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增加保护区物种数量D.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2021-08-14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2
2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沙蒿与油蒿灌丛为半灌木植物,是我国北方沙漠地区分布最广泛的两种固沙植被。某地理研究团队深入腾格里沙漠南缘半流动沙地,实测了两种典型固沙植物的防风阻沙作用。结果表明,沙蒿与油蒿灌丛均具有明显的降低风速作用,但两种固沙植物的防风固沙效果差异较大。下表为该半流动沙地四年生结实沙蒿与油蒿灌丛的空间结构特征数据。

   半流动沙地四年生结实沙蒿与油蒿灌丛的空间结构特征数据

植物种类高度(cm)冠幅(cm2)一级分枝数(个)一级分枝与主干角度(°)地上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分配(%)
沙蒿58(主干6cm)78x9016.463.13050-20cm38.5
20-40cm59.3
>40cm2.2
油蒿65(无明显主干)97x106237.647.54890-20cm66.7
20-40em30.6
>40em2.7

推断沙蒿与油蒿两种固沙植物何种防风固沙效果更好并简述理由。

3 . 1854年3月,英国动物地理学者华莱士前往马来群岛,在海岛间流浪八年,共采集十二万余件生物标本。他在研究中发现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两边的陆生动物分开,该线以西是典型的亚洲动物,以东是典型的澳洲动物,如袋类。为纪念他,科学界将该线称为“华莱士线”(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华莱士线”两侧岛屿动物分布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两侧岛屿(     
A.曾分离甚远B.地形特征差异大C.被海洋包围D.分属南、北半球
2.华莱士在马来群岛采集生物标本时,可能会经常遇到(     
A.火山喷发B.台风袭击C.丛林山火D.雷电暴雨
3.马来群岛生物资源丰富,最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气候类型多样C.纬度较低D.无人类活动干扰
2021-07-04更新 | 30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贺州市第五高级中学(平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选修六-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是天然淡水湖。草海海拔约2170米,湖面面积约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2米,水深最大5米,水质清澈,水草丰茂,鱼虾众多。据地质学家考证,草海所处位置石灰岩广布,同时地质构造活动比较活跃,断层活动使草海断块下陷而积水成湖,而历史时期草海曾经一度为无水盆地。下图为草海位置示意图。



(1)分析草海曾经一度为无水盆地的原因。
(2)简述草海鸟类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021-06-09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三)地理(文)试题
5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大洲岛位于海南岛东南海面,岛上分布有数以万计的花岗岩裂缝(岩洞),野生动物繁多,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种类丰富。金丝燕喜欢栖息于温暖、潮湿、阴暗的环境,大洲岛是我国主要的金丝燕栖息地,当地盛产的燕窝在古代曾是贡品。现该岛金丝燕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下图示意大洲岛地理位置。



(1)指出大洲岛成为金丝燕栖息地的有利条件。
(2)说明大洲岛金丝燕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原因。
2021-05-23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云南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25%的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云南成为世界“基因宝库”的条件有(     )
①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分布着各种地表形态
②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生物物种的天然庇护所
③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居民的环保意识强烈
④交通闭塞,资源无法开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造成云南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大规模的商业利益造成生物物种濒危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
③一些外来物种入侵,也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
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存储量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5-13更新 | 336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朱鹮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一般4~5月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后因环境恶化等原因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当时世界唯一的7只的野生朱鹮种群,随后中国建立洋县朱鹮保护站,2002年建立陕西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我国30多年的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朱鹮数量迅速增长,种群质量稳步提升,逐渐摆脱了濒危的局面,2017年底已达2 600余只,但朱鹮保护仍然面临许多难题。

目前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7549公顷,包括核心区(11390公顷)、缓冲区(9930公顷)和实验区(16229公顷)三部分,由朱鹮梨园、朱鹮生态园和现代农业观光园组成,其中朱鹮生态园是集科研、教学、观赏、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如今,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采观光,游客可以随时见到人工繁殖的珍稀朱鹮。


(1)简要分析朱鹮生存空间不断收缩的原因。
(2)说明朱鹮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3)简述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目的。
8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长江“禁渔令”从2020年起在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照质资源保护区开始实施,最迟从2021年1月1日起覆盖长江干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的所有天然水域,进入10年禁渔期。在此期间,全面拆除河、湖、库等天然水域或水源保护区水产养殖的网围、网箱。与此同时,洞庭湖、鄱阳湖等地区的渔民“上岸”,在指定区域大力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模拟江、湖中的水流环境,让鱼在水流中游起来,创造“仿生野生环境”,养殖“生态鱼”-在池塘里投放净化水质的鱼类,禁止投肥投饵,抛洒杀虫剂,让鱼儿在水中自行觅食,既净化水质,又增产增收。


试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简述长江天然水域实施“禁渔令”的地理效应。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工染料出现之前,英国军服所用的染料是采自巴西以仙人掌为食的胭脂虫。为了获得更多的染料、英国从巴西西南部热带草原引种仙人掌及胭脂虫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培养(如图)。仙人掌忌水涝,耐干旱,由于气候原因,仙人掌在新南威尔士州引种失败,但胭脂虫产业发展残留的仙人掌种子被动物带到了昆士兰州。多年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西部的仙人掌泛滥成灾。



(1)分析澳大利亚引种仙人掌到新南威尔士州培养失败的原因。
(2)说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更有利于引自巴西西南部热带草原的仙人掌生长的理由。
(3)简述昆士兰州仙人掌过度繁殖的危害。
2021-02-10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发生第四次大规模的珊瑚白化现象。如果海水水温超过一定范围,虫黄藻会离开宿主珊瑚,珊瑚只剩下苍白的碳酸钙骨骼,导致珊瑚礁变白,其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也会大大降低,若白化珊瑚长时间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将不可避免地大面积死亡。为了应对这种变化,科学家刚完成了对一种名为“鹿角珊瑚"物种生长速度与抗逆性的研究,还在研究如何减少刺冠海星的数量。同时,当地的农民和志愿者们也在做着贡献。


据材料推断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大规模白化死亡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