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我国把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位置。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为期十年的禁渔期。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共抓大保护”是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提出“共抓”的原因是长江经济带(     
A.地形类型复杂B.气候类型多样C.行政区划众多D.国际合作广泛
2.国家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十年禁渔,主要是为了(     
A.涵养水源B.提升河道航运功能C.保持水土D.保护珍稀水生生物
2 . 【选修六-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是天然淡水湖。草海海拔约2170米,湖面面积约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2米,水深最大5米,水质清澈,水草丰茂,鱼虾众多。据地质学家考证,草海所处位置石灰岩广布,同时地质构造活动比较活跃,断层活动使草海断块下陷而积水成湖,而历史时期草海曾经一度为无水盆地。下图为草海位置示意图。



(1)分析草海曾经一度为无水盆地的原因。
(2)简述草海鸟类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021-06-09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三)地理(文)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朱鹮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一般4~5月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后因环境恶化等原因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当时世界唯一的7只的野生朱鹮种群,随后中国建立洋县朱鹮保护站,2002年建立陕西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我国30多年的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朱鹮数量迅速增长,种群质量稳步提升,逐渐摆脱了濒危的局面,2017年底已达2 600余只,但朱鹮保护仍然面临许多难题。

目前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7549公顷,包括核心区(11390公顷)、缓冲区(9930公顷)和实验区(16229公顷)三部分,由朱鹮梨园、朱鹮生态园和现代农业观光园组成,其中朱鹮生态园是集科研、教学、观赏、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如今,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采观光,游客可以随时见到人工繁殖的珍稀朱鹮。


(1)简要分析朱鹮生存空间不断收缩的原因。
(2)说明朱鹮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3)简述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目的。
4 .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8月22日,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联合青海省环境保护厅编制的《青海省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发布,旨在促进“生态大省”青海省建成环保之路、生态之路、景观之路。

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公路建设会对野生动物造成哪些影响,公路建设最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野生动物?
2020-03-2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二月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川陕哲罗鲑是生活在青海玛可河里的大型土著鲑科鱼类,对生存环境变化敏感,产卵量极少,对产卵环境要求严格,且幼体适应能力弱,成活率很低,自然种群数量稀少。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玛可河水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多,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入,使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急剧下降。下游地区的仁钦果水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后,川陕哲罗鲑在拦河坝以上水域已绝迹。



分析造成川陕哲罗鲑绝迹的原因,并对其保护提出可行性措施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椰树原产于普拉兰岛及库瑞岛,树高20~30米,树叶呈扇形,宽2米,长可达7米,被称为“树中之象”。海椰树约长20年后才会结果,其果实海椰子约需8年才能成熟,重量可达20千克,沉落到海洋里的海椰子只有在腐烂后才会浮出水面。目前,只有普拉兰岛的五月谷还有4000多棵海椰子树,已被当地政府划为“天然保护地”,私人不得擅自采摘、出售、出口海椰子。海椰树周身是宝。树叶可用来编织席子、篮筐、帽子等日常用品;椰壳质硬有光泽,可加工成盘、杯等容器,还可雕刻上花纹,加工成精美的手工艺品;果汁香醇可口,是上好的甜食;果肉可做汤料并具有药用功效。下图为普拉兰岛及库瑞岛位置示意图。

(1)推测普拉兰岛的气候特征及降水类型。
(2)试解释普拉兰岛海椰树难以向岛外自然传播的原因。
(3)分析当地海椰子加工业不发达的原因。       
(4)有人建议在普拉兰岛及库瑞岛扩种海椰树,试说明提出此主张的理由。
7 . 藏羚多栖息在3500〜5200米的青藏高原无人区,常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因适应高喊气候,藏羚绒轻软纤细,弹性好,保暖性极强,被称为“半绒之王”,其昂贵的身价被称为“软黄金”。历史记录中,藏羚的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目前这个古老的物种已经走向面临灭绝危险的边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藏羚频临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B.人工引进外来物种,使其天敌增多
C.环境污染使其繁殖能力下降D.盗猎者在其活动区域大肆进行偷猎
2.人类活动导致藏羚频临灭绝,这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
8 .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