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西雨屏带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急剧过渡的地带,区域内山高谷深,最大高差可达5000米。耸峙的山地阻挡暖湿气流,带来丰沛的降水和较多的云雾天气,故被称为“雨屏”。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象条件使华西雨屏带生态系统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动植物分别占全国的12%和22%。下图示意华西雨屏带地理位置。



(1)说出华西雨屏带的分布特征。
(2)分析华西雨屏带多云雾天气的原因。
(3)说明华西雨屏带对增加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2 .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位于吐鲁番盆地东南部,距市区10公里,坐落于经过治理的流沙地上。当地最大风速4m/s,植物园建有特色植物专类园区10个,包括民族草药固、柽柳专类园、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园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开发荒漠资源,发展本地经济
B.保护生态系统,治理沙漠环境
C.美化地域环境,开发旅游资源
D.防治风沙侵吞,保护城市安全
2.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建设之初,面临的最大威胁是(     
A.干旱缺水B.风沙严重C.冬季寒冷D.植被破坏

3 .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正式成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共涉及10个省份,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下图为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     
A.陕、甘、宁B.川、陕、甘C.青、川、甘D.川、陕、渝
2.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     
A.旅游教育B.资源开发C.科学研究D.生态保护
3.从体验角度推测寒假期间最不适宜游览(     
A.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B.大熊猫国家公园
C.三江源国家公园D.武夷山国家公园
2022-05-24更新 | 1407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东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届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强化训练地理试题4

4 . 2021年7月7日,生态环境部宣布中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已达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这一变化被形象化为大熊猫“降级”。这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与成就,担责的同时也要和谐共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并频频“出镜”是好事,但也可能带来人兽冲突。近几年,野生动物进入人类活动区域,攻击人类、捕食家禽以及糟蹋庄稼的新闻屡见不鲜。



说明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的原因,并例举两例说明人类要如何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
2022-05-23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桉树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树种,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林树种之一。但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采用不科学的种植经营方式,桉树人工林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发了较大的社会争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种植桉树后,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是(     
①桉树生长迅速,耗费水量大
②种植过程影响土壤物理结构
③大面积、短周期的种植模式
④周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下列关于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对策错误的是(     
A.注重科技投入,提高桉树种植技术水平B.转变桉树人工林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C.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和产业链的延伸D.缩短采伐周期,保持桉林物种多样性

6 .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数量大增。下图为我国各省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当地(     
A.水土流失多发B.河流水量锐减C.生物多样性减少D.洪涝灾害多发
2.云南是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的“植物王国”。下列自然带不易在云南发现的是(     
A.高寒荒漠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季雨林带
2022-02-28更新 | 1483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洲岛是目前海南沿海最大的一座无居民岛屿(以前有渔民居住),又称为“燕窝岛”是中国被称为“东方珍品”的燕窝唯一产地。由于利欲的诱惑,渔民滥采偷采,金丝燕生息的环境常被人为破坏,金丝燕群逐渐减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每年还能采燕窝近百个。到八十年末期降到十个八个。金丝燕在大洲岛面临绝种,据有关科研人员蹲点观察,岛上仅存十余只。为了恢复和保护金丝燕群数,政府断然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在岛上建立保护站、派驻巡护员,引进科研人员等。监测表明大洲岛金丝燕的种群数量从2009年的仅为30-40只,到2017年的数量不少于60只,种群数量明显变大。


分别说出驻岛巡护员和科研人员在金丝燕保护中所起到的作用。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成就斐然,大熊猫、朱鹮、藏羚羊、海南长臂猿等一大批保护动物陆续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减危""降级"。下表为海南长臂猿和朱鹮的相关信息。

海南长臂猿

朱鹮

数量

1980年前后

7~9只

7只

2021年10月

35只

7000余只

分布

1950年前后

海南岛海拔400米至800米的沟谷雨林中

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

2021年

海南岛的66平方千米的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山地雨林内

中国陕西、浙江、河南和日本、韩国等地约3000多平方千米的区域

性成熟年龄

约9岁

约3岁

繁殖频率

2~3年

每年

每胎(窝)繁殖数量

1只

2~4只

主要食物

植物果实

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

特殊习性

几乎从不下树

留鸟,树上休息及夜宿

分析与朱鹮相比,海南长臂猿数量增长慢的原因。
2021-12-25更新 | 13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9 . 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生活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这种鸟在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里,便由于人类的贪婪彻底绝灭。20168月,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渡渡鸟骨拍卖值440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渡渡鸟的彻底绝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属于(     
A.环境污染问题B.社会治安问题C.资源衰竭问题D.生态破坏问题
2.产生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污染物大量排放B.自然环境的迅速演化
C.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掠取D.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2021-08-03更新 | 44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博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朱鹮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一般4~5月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后因环境恶化等原因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当时世界唯一的7只的野生朱鹮种群,随后中国建立洋县朱鹮保护站,2002年建立陕西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我国30多年的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朱鹮数量迅速增长,种群质量稳步提升,逐渐摆脱了濒危的局面,2017年底已达2 600余只,但朱鹮保护仍然面临许多难题。

目前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7549公顷,包括核心区(11390公顷)、缓冲区(9930公顷)和实验区(16229公顷)三部分,由朱鹮梨园、朱鹮生态园和现代农业观光园组成,其中朱鹮生态园是集科研、教学、观赏、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如今,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采观光,游客可以随时见到人工繁殖的珍稀朱鹮。


(1)简要分析朱鹮生存空间不断收缩的原因。
(2)说明朱鹮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3)简述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