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人象冲突是人类发展与保护野生动物之间发生冲突的一种特殊现象。近几十年来,成群结队的野象成为西南西双版纳、普洱等地村庄的不速之客。野象经常“任性地”在农田里采食玉米、香蕉,到村子里走家串户,甚至毁坏房屋、攻击村民……野象肇事时有发生,当地村民损失严重。据了解,西双版纳州每年都要拿出57万元用于野象肇事补偿,这对于财政自给率不足1/3的地方政府而言,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简述近几十年来西双版纳入象冲突加强的主要原因,并找出有效治理措施
2020-04-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七次高考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2 . 驯鹿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岛屿等环北极地区。下图是北美野生驯鹿群的迁徙景象,驯鹿集聚停歇处雪地平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驯鹿聚集处没有森林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处
A.岩石裸露B.光热不足
C.有永久冻土D.有湖泊分布
2.驯鹿在迁徙途中选择在此处歇息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发现天敌并集群逃避B.光照较强,气温较高
C.食物较多D.水源充足
3 . 某研究小组在对我国某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地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和相关信息(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吉林B.宁夏C.浙江D.海南
2.该山自然带中生物资源种类可能最丰富的地带是
A.ⅠB.ⅡC.ⅢD.Ⅳ
3.在山顶处分布矮林主要是因为
A.气温低和风速大B.降水少和坡度缓
C.光照强和土层薄D.肥力高和温差大
2020-02-11更新 | 937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中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鱼群大量减少,延续了500年的捕鱼业逐渐衰落。


读图完成下题。

导致该渔场鱼群大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人类过度捕捞
C.寒暖流减弱D.地表径流减少
5 .        据国外媒体报道:很多人认为指狐猴(Aye—Aye)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不幸的是,它现在也是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
据此判断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指狐猴的生境被破坏或丧失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沙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捕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20-02-05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并种植于河口海岸。

完成问题。
1.我国引进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滩护岸B.消除海滩污染C.增加鱼饵D.防止航道阻塞
2.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
③海水质量下降④滩涂养殖条件改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0-01-09更新 | 4902次组卷 | 48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鲎(hou),俗称马蟹,是古老的大型海洋底栖节肢动物,一般生活在浅海海底的潮间带(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位之间的海岸),对食物没有选择,会在潮间带孵化和成长;可食用,也可药用。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大部分海滩已多年未见鲎上岸产卵,能见到幼鲎的海滩寥无几,已然濒危。



分析导致鲎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2019-11-12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8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麋鹿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湖北省石首市麋鹿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1567公顷,位于湖北省南部石首市天鹅洲长江故道区。天鹅洲故道由遗留的长江故道、故道围绕的小岛和故道外的边滩组成,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其边滩中。2018年5月面积达3000亩的麋鹿“安全区”施工结束,经过20多年的生态修复,这里已经成为野生麋鹿的乐园。


简述该自然保护区麋鹿生存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为保护麋鹿生存环境当地应采取的措施。
2019-09-23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学习效果监测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头叶猴独产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左江以南和明江以北喀斯特石山、土山镶嵌的狭小地带,喀斯特地貌(低峰丛洼地-峰丛谷地)的石山且有洞穴和石灰岩季雨林植被分布的区域是白头叶猴栖息地。近半个世纪以来,当地人口急剧增加,周边居民不断在峰丛洼地和谷地开垦土地,每年对薪柴的需求也远远大于该地区植物的生长量,加之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滥捕猎杀白头叶猴现象时有发生,白头叶猴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下图示意白头叶猴栖息地分布。



(1)描述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特征。
(2)简析影响该地区白头叶猴栖息地空间分布的原因。
(3)简述协调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10 .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


回答下面小题。
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违背可持续发展之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设置秦岭自然保护区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阶段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
2019-06-24更新 | 824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