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务川臭蛙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数量极其稀少,目前仅分布在贵州务川县自治州,被评定为极危物种,专家呼吁应该立刻成立保护区加以保护。务川臭蛙分布在16℃-18℃恒温且水流缓慢的喀斯特溶洞内,食物单一;务川臭蛙常年生长在水质良好、暗黑无光的洞穴内,这些洞穴是周围村民的水源地,洞穴口内安装有引水管或石砌的引水围堰。当地人把山里产的大型蛙类统称为”石磅”,有捕捉食用的习惯。


分析务川臭蛙数量稀少的原因。
2023-04-19更新 | 26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许昌、济源、洛阳、平顶山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2 .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邻库姆塔格大沙漠,甘肃敦煌西湖的西北部基本与罗布泊相连通,是干旱荒漠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蓄水库。2020年3月,科研人员进行春季调研时,在保护区艾山子一带发现了一个约3平方千米的淡水湖。根据出现位置,西湖保护局将这个湖泊命名为艾山湖。过去艾山湖是一片低洼的大沙地。如图是艾山湖湖岸地区景观。



简述沙漠出现淡水湖对周边生态的积极影响并说明如何对保护区进行开发和保护。
2022-03-02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检测原创卷(六)
3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有2000多种蚯蚓。自2015年起,南方有人用电机捕捉蚯蚓用作药材和特种生物的养殖,至今电捕蚯蚓已发展成了一个产业。据统计,全国年电捕蚯蚓已达上万吨。


说明电捕蚯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并提出应对措施。
2021-05-26更新 | 25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2021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4 .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下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



说明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以及针对该原因可采取的对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大闸蟹早在1900年通过商船的压舱水从中国“移民”到欧洲。鲜活的大闸蟹是中国人餐桌上的“超级美味”,但在欧洲许多国家却不食用或少食用,而且这种“什么都吃”的八脚猛士开始在欧陆江河横行,对本土物种构成严重的生存威胁。欧洲媒体把大闸蟹描绘成“面目狰狞的怪物”而大加讨伐。但是近年来,许多欧洲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闸蟹不再泛滥成灾。


说明大闸蟹在欧洲许多国家泛滥成灾的原因并推测当地为抑制大闸蟹泛滥可能采取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