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并种植于河口海岸。

完成问题。
1.我国引进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滩护岸B.消除海滩污染C.增加鱼饵D.防止航道阻塞
2.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
③海水质量下降④滩涂养殖条件改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0-01-09更新 | 4908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四)地理试题

2 .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总面积为200km2,平均海拔60m,七星河为该保护区的主要河流,保护区内湿地沼泽星罗棋布,河漫滩上分布着大片天然芦苇沼泽和湿草甸。该保护区内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三江平原保持最完整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是当地珍稀水禽的主要停栖地和繁殖地,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主要体现的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是(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
2.推测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地的主要原因是(     
A.食物充足,人类干预少B.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C.天敌较少,生存空间大D.土壤肥沃,沼泽广布

3 .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我国在西双版纳划定了亚洲象自然保护区,但近年来保护区内的大象频频“出圈”,2020年一个象群更是一路向北奔到昆明地区,目前已平安回归栖息地。下图为我国野生亚洲象分布范围及北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野生亚洲象频频“出圈”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化,适宜生存区缩小B.象群数量增加,生存空间不足
C.水源短缺,寻找充足水源地D.保护区破坏严重,食物来源减少
2.本次野生亚洲象能长距离“出圈”并平安回归栖息地主要得益于(     
A.沿线食物充足B.沿线地形平坦C.人类保护加强D.野象破坏较小
2022-05-30更新 | 34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模拟题)—专题十一环境与发展0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 . 2021年10月12日,我国宣布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下图为“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被誉为“中华水塔”,拥有冰川雪山、高寒生态系统的国家公园是(     
A.东北虎豹国家公园B.三江源国家公园
C.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D.武夷山国家公园
2.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大力开发旅游资源B.合理采伐森林资源
C.保护自然生态系统D.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渔改水”是基于食物链原理,利用鱼类控制藻类密度进行富营养化湖泊修复的措施。湖鲚是太湖“以渔改水”措施中重要的鱼类选择,属于生长快速的鱼类,在低溶解氧和较高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繁殖。下图示意2007~2016年太湖湖鲚捕捞量与水体富营养指数(TSI)的关系。TSI大小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湖鲚的生长习性是(     
A.喜食大型鱼类B.喜食浮游动物C.喜食浮游植物D.喜食营养盐类
2.下列“以渔改水”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A.放养鲢鱼等草食性鱼类B.放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
C.减小对湖蛴的捕捞力度D.网围集约化养殖水产品
2022-05-30更新 | 27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模拟题)—专题十一环境与发展0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象是世界频危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80头增加到目前的300头左右。2020年3月,16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2021年8月8日,该象群才全部平安回归保护区。左图为“象群迁徙路线图”。右图为“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变化图”。



(1)描述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
(2)导致亚洲象这次一路向北迁徙的主要原因。
(3)针对“人象生存空间重叠”,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2022-05-28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模拟题)—专题十一环境与发展0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7 . 读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到达后该地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锐减的物种的百分数(%)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B.小行星撞击
C.栖息地破坏D.气候变化
2.按性质分类,物种锐减属于(     
A.自然资源衰竭问题B.生态破坏问题
C.环境污染问题D.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2023-02-17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预测卷(二)地理试题

8 .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大片天然油松林,以及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由于森林覆盖率高,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类也相当丰富。保护区内分成2个核心保护区、2个缓冲带、1个实验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保护区保护对象属于(     
A.森林生态系统B.濒危野生动物C.濒危野生植物D.地质遗迹
2.保护区功能区中(     
A.核心区保护最好,严格禁止进入B.缓冲带主要用于旅游和探险
C.实验区设施完善,利于科学研究D.实验区中珍稀动植物最集中
3.保护区建立,可以(     
A.增加当地人就业机会B.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增加保护区物种数量D.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2021-08-14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12月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3

9 . 我国把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位置。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为期十年的禁渔期。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共抓大保护”是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提出“共抓”的原因是长江经济带(     
A.地形类型复杂B.气候类型多样C.行政区划众多D.国际合作广泛
2.国家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十年禁渔,主要是为了(     
A.涵养水源B.提升河道航运功能C.保持水土D.保护珍稀水生生物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3月,16头野生亚洲象离开原栖息地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向北“逛吃”数百千米,进入昆明。当地政府曾组织人员采用投喂菠萝、玉米等大象喜爱的食物等方式,诱导大象向人烟稀少区域迁徙。2021年8月,北移亚洲象群重返传统栖息地。


(1)说明昆明市政府组织人员引导象群回归栖息地的原因。
(2)说出从长远的角度为减少野象群“离家出走”现象可采取的措施。
2022-05-0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三)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