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亚洲象最适宜生存在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带。澜沧江支流罗梭江流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野生亚洲象栖息地。亚洲象大约5~6年繁殖一次,孕期长达18~22个月,每胎只产一仔。流域内过度的人类活动给亚洲象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长期采食农作物,亚洲象开始逐渐把玉米当作自己的食物。下图为罗梭江流域某一村庄附近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某科考组曾经在此布设红外相机监测野象,图中ABCD四个监测点哪一个监测点观测到亚洲象的概率最大
A.AB.B
C.CD.D
2.下列选项中,不是该区域亚洲象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A.河流使栖息地碎片化,造成种群隔离
B.繁殖率低,孕期长,每胎只产一仔
C.毁林开荒、水电站建设造成栖息地面积减小
D.盗猎直接使得亚洲象数量减少
3.下列玉米地经常遭到亚洲象破坏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森林减小,食物来源减少,且农田扩张距离野象栖息地更近
B.玉米营养价值高,且分布集中连片,减少觅食的能量消耗
C.玉米一年一熟,成熟时间集中,供应量大
D.因为持续不断的学习记忆,亚洲象把玉米当作自己的食物
2019-08-1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随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2-23高二下·河北邯郸·阶段练习

2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保护国际”两个非政府国际组织联合发布调查报告称,由于滥伐森林、破坏栖息地、非法贸易、捕杀食用等原因,全球634种灵长类动物或亚种中,有近半数面临灭绝危险,其中有69种灭绝的风险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材料可知,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染B.气候变化
C.人为因素D.优胜劣汰
2.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B.捕杀藏羚羊
C.热带雨林的砍伐D.围湖造田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A.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
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
D.某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作物因此而减产
2023-03-09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2.2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分层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 . 近年来,由于海洋温度上升等原因,珊瑚大规模白化、生病和死亡,调查表明珊瑚是种群数量下降最快的物种群。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例,公众号山城学术圈认为,该地区的珊瑚礁在1985年至2012年间减少了50%。下图是大堡礁珊瑚白化(珊瑚体内的共生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前后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洋温度上升关联度最大的是(     
A.平流层臭氧浓度B.高层大气中CO2浓度
C.大气逆辐射强度D.海洋短波辐射强度
2.为保护珊瑚等免遭材料中问题的破坏,我们应该(     
A.人工增设暗礁,为珊瑚提供栖息场所B.建立珊瑚自然保护区,减少环境恶化
C.人工培育珊瑚,进行珊瑚的野外放生D.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2023-02-10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只成年象一天要吃掉30到60千克的食物,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与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寿命较长,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近几十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同时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形成“人象混居”的现象。下图示意近年来云南省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

(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3)说明云南亚洲象栖息地演变成生态孤岛的过程。
(4)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2021-09-19更新 | 476次组卷 | 5卷引用: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图b);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图a示意我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1)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
(3)推测我国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高度的东西向变化及原因。
(4)说明加强山顶苔藓矮曲林保护的原因。
2018-03-06更新 | 1180次组卷 | 14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5.1 地表环境的差异性 同步训练-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Ⅰ
20-21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6 .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3月到8月,湟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从1960年的28523吨,下降到1970年的4957吨。2004年湟鱼在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努力,在2015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21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1960年后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
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
③周边生态保护,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
④人类过度捕捞及污水排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关于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拆除水坝②修建过鱼通道③阻止鸟类捕食④封湖育鱼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中下游地区过度用水,影响到上游地区的供水
②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③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酸化
④工农业发展造成流域水体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19更新 | 1799次组卷 | 16卷引用: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7 . 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蹬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赛伦盖蒂和马赛马拉国家公园之间进行大迁徙。图a为该区域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

材料二 图b为图a中甲山的自然带谱。

(1)归纳图a野生动物迁徙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解释其迁徙的原因。
(2)与低纬高山完整的垂直带谱相比,在海拔3 000~4 500米处甲山缺少了________带,试推测其主要原因。
(3)近年来,乙国日益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简述该国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2017-06-30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精讲3A 专题五高频考点29

8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保护国际”两个非政府国际组织联合发布调查报告称,由于滥伐森林、破坏栖息地、非法贸易、捕杀食用等原因,全球634种灵长类动物或亚种中,有近半数面临灭绝危险,其中有69种灭绝的风险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材料可知,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染B.气候变化
C.人为因素D.优胜劣汰
2.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B.捕杀藏羚羊
C.热带雨林的砍伐D.围湖造田
20-21高二上·广西贵港·期末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工染料出现之前,英国军服所用的染料是采自巴西以仙人掌为食的胭脂虫。为了获得更多的染料、英国从巴西西南部热带草原引种仙人掌及胭脂虫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培养(如图)。仙人掌忌水涝,耐干旱,由于气候原因,仙人掌在新南威尔士州引种失败,但胭脂虫产业发展残留的仙人掌种子被动物带到了昆士兰州。多年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西部的仙人掌泛滥成灾。



(1)分析澳大利亚引种仙人掌到新南威尔士州培养失败的原因。
(2)说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更有利于引自巴西西南部热带草原的仙人掌生长的理由。
(3)简述昆士兰州仙人掌过度繁殖的危害。
2021-02-10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练)-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10 . 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特定区域。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部分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公园名称位置
①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省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
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省、吉林省交界老爷岭南部
③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白水江片区、四川省岷山片区、邛崃山—大相岭片区
④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省北部、江西省铅山县南部
1.首批国家公园中(     
A.①——湿地遍布,冻土发育B.②——草原广袤,物种丰富
C.③——地势平坦,起伏较小D.④——全年高温,降水均匀
2.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A.需加大兴建旅游设施B.应将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首要任务
C.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观
2023-05-26更新 | 347次组卷 | 26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3.3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课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