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尔甘树生长于摩洛哥南部山谷地区的石灰质的半干旱土壤上。该树可高达8至10米,树长满长刺,树叶很小,果子在6、7月成熟,果肉里面包含非常坚硬的果核。当地的山羊为了能吃到阿尔甘树上的果子而练就了爬树的本领,成为当地独有的奇特现象(如图所示)。

有的农民故意带山羊去爬树,这不是出于好奇,而是因为山羊会吐出果实内的核,可用于制作烹饪和化妆品中所需的摩洛哥坚果油。由于山羊过多的攀爬以及人为砍伐,阿尔甘树和果实正在消失。



(1)推测阿尔甘树的生长习性。
(2)分析该地山羊上树的原因。
(3)为了保护正在消失的树和果实,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朱鹮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在附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觅食,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一般4~5月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后因环境恶化等原因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当时世界唯一的7只的野生朱鹮种群,随后中国建立洋县朱鹮保护站,2002年建立陕西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我国30多年的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朱鹮数量迅速增长,种群质量稳步提升,逐渐摆脱了濒危的局面,2017年底已达2 600余只,但朱鹮保护仍然面临许多难题。

目前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7549公顷,包括核心区(11390公顷)、缓冲区(9930公顷)和实验区(16229公顷)三部分,由朱鹮梨园、朱鹮生态园和现代农业观光园组成,其中朱鹮生态园是集科研、教学、观赏、保护为一体的野生朱鹮救护饲养繁育基地。如今,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采观光,游客可以随时见到人工繁殖的珍稀朱鹮。


(1)简要分析朱鹮生存空间不断收缩的原因。
(2)说明朱鹮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3)简述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目的。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虫,又称“沙肠子”,动物学名称为“方格星虫”,产于沿海滩涂泥沙之中,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因为对生长环境的质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则不能成活,因而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沙虫要求的生活条件苛刻,生活的沙地要求含沙量70%以上,还要求松、粗,如果沙质太细、粘实均不利于沙虫生活;水的盐度要求25%左右,过咸过淡都不利于沙虫生长;水温不能过冷,水温低则沙虫不长。


在目前盛产沙虫的海域,就以中国美丽的海滨城市,广西北海市出的沙虫,为最顶级的,这里的沙虫广泛分布于沿海沙质滩涂的中、低潮区及潮下带,可捕资源面积为15.3万亩以上,原存资源量为4027吨左右。近年沙虫生存环境在恶化,海滩上的挖虫人感叹:现在的沙虫越来越难挖了,过去每天挖一两个小时,就可挖到五六公斤的沙虫,现在挖上三四个钟头,只得0.5公斤,有时更少。沙虫也特别小,收购商都不肯要。


(1)说明广西北海市盛产优质沙虫的自然条件。
(2)分析可能造成沙虫生存环境恶化的原因。
(3)说出恢复当地沙虫资源量的可行性措施。
4 . 根据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大步甲属鞘翅目步甲科昆虫,其鞘翅色彩斑斓,闪耀着金属光泽。在现代工业兴起之前,欧洲人曾长期用大步甲的鞘翅制作饰品,有“爬动的宝石”之称。(如下图)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大步甲后翅退化,丧失飞行能力,移动能力和扩散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容易产生地理隔离和遗传分化,并对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从而成为科学家研究物种分化、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良好载体。


中国是大步甲种类最多的国家,日前已知的800多种大步甲中,中国就占了600种左右。其中四川、西藏和云贵高原地区品种最多。时至今日,每年依然有外国人到中国偷采,一只卖到几十欧元到上千欧元。我国把大步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私自饲养、买卖或者杀害,都是违法行为。


(1)请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解释,为什么大步甲可以当作研究生态环境、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良好载体。
(2)分析四川、西藏和云贵高原地区大步甲品种多的原因。
(3)请谈谈如何保护我国的大步甲。
2020-08-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多样性的主体为指定区域内的全体植物、动物和由其构成的各类生态系统等。澳大利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古老大陆的特殊进化过程,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特有性极高。但自18世纪以来,澳大利亚累计引进130多种外来物种,很多已经成为危害农牧业和自然环境的有害入侵物种。其中兔子于1859年引进,1881年已基本蔓延至整个新南威尔士州,1883年该州颁布澳大利亚第一部针对该农业害兽的《兔子滋扰法》。近200年来,澳大利亚有百余种动植物灭绝,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第二严重的国家。下图示意1870-1960年间兔子在澳大利亚大陆的传播路径。



(1)分析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1880年,新南威尔士州东部及南部已有兔子入侵,但东海岸兔子未大规模向西部内陆扩散,试说明其原因。
(3)推测澳大利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困难。
2023-04-19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小笠原群岛包括30多个小岛,均由海底火山隆起而成,年均降水量1600mm,终年无霜。小笠原群岛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多特有物种,并因此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由于多样的生物和壮阔的海景,小笠原群岛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为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小笠原群岛的部分岛屿每天游客限流200人。下图示意小笠原群岛的位置。


   
分析小笠原群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并简述限流对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作用。
2023-07-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近年来,由于海洋温度上升等原因,珊瑚大规模白化、生病和死亡,调查表明珊瑚是种群数量下降最快的物种群。以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例,公众号山城学术圈认为,该地区的珊瑚礁在1985年至2012年间减少了50%。下图是大堡礁珊瑚白化(珊瑚体内的共生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前后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洋温度上升关联度最大的是(     
A.平流层臭氧浓度B.高层大气中CO2浓度
C.大气逆辐射强度D.海洋短波辐射强度
2.为保护珊瑚等免遭材料中问题的破坏,我们应该(     
A.人工增设暗礁,为珊瑚提供栖息场所B.建立珊瑚自然保护区,减少环境恶化
C.人工培育珊瑚,进行珊瑚的野外放生D.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
2023-02-10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图b);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于其生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图a示意我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1)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
(3)推测我国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高度的东西向变化及原因。
(4)说明加强山顶苔藓矮曲林保护的原因。
2018-03-06更新 | 1180次组卷 | 1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末结业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象最适宜生存在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带。澜沧江支流罗梭江流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野生亚洲象栖息地。亚洲象大约5~6年繁殖一次。孕期长达18~22个月,每胎只产一仔。流域内过度的人类活动给亚洲象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由于长期采食农作物,加上持续不断的学习记忆,亚洲象开始逐渐把玉米当作自己的食物。下图为罗梭江流域某一村庄附近示意图。某科考组曾经在此布设红外相机监测野象,图中A、B、C、D为四个监测点。现在对亚洲象的监测逐步改进为在无人机上加装红外镜头。



(1)简述该区域亚洲象数量减少的原因。
(2)指出在哪一个监测点观测到亚洲象的概率最大,并说明理由。
(3)在无人机上加装红外镜头相对于定点布设红外相机有何优点。
2022-09-1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只成年象一天要吃掉30到60千克的食物,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与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寿命较长,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近几十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同时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形成“人象混居”的现象。下图示意近年来云南省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



(1)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2)说明云南亚洲象栖息地演变成生态孤岛的过程。
(3)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2022-09-0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