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北京雨燕是有名的食虫益鸟,也是拥有超强飞行能力的小型候鸟。每年4月中下旬,北京雨燕飞到我国北方地区栖息和繁殖,其中北京城区是其主要的分布地区;7月中旬陆续飞离北京前往非洲南部越冬。下图示意北京雨燕迁徙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雨燕迁徙过程中(     
A.飞跃喜马拉雅山脉B.没经过里海地区
C.北迁耗时较南迁短D.跨越了三个大洲
2.20世纪70年代前,北京雨燕的筑巢繁殖地主要位于北京的(     
A.高大古建筑B.高楼大厦C.古长城墙D.古街古巷
3.为保护北京雨燕,建设“候鸟友好型城市”,北京应该(     
A.人工捕杀北京雨燕天敌B.建立北京雨燕越冬温室
C.推广玻璃幕墙装饰高楼D.保护城区湿地生态系统

2 . 下图为泰梅尔半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中甲海峡长约104km,最窄处55km,水深32m210m,是北极航线上最惊险的区段。每到6月中旬,冰雪融化,河流和溪水开始流动,发芽的植物迅速布满沼泽地和池塘,这时就能看到一些历经磨难、不远万里来此繁殖后代的候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些候鸟不远万里,舍弃东亚栖息地,却选择在此地繁殖后代主要是因为(     
A.昼长便于觅食B.繁殖环境安全
C.食物种类丰富D.全球气候变暖
2.夏季,通过甲海峡的商船需小心翼翼的原因是(     
A.海峡狭窄B.逆风逆水C.海底地形复杂D.浮冰众多
2023-08-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鄱阳湖中的碟形湖是指湖盆区内枯水季节显露于洲滩之中的季节性子湖泊,被称为湖中之湖。当地有100多个碟形湖,每年吸引70多万只候鸟来此越冬,是东亚最大的候鸟栖息地。鄱阳湖西岸的星子站位于入江水道和主湖的连接处,是鄱阳湖标志性的水文站。下图示意该水文站不同年份水文过程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鄱阳湖中碟形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地壳局部抬升B.渔民筑堤挡水C.泥沙沉积不均D.湖水差异侵蚀
2.2019年该地碟形湖显露数量最多的时间为(     
A.3月B.7月C.9月D.12月
3.2022年秋季该地候鸟保护工作者需要完成的工作有(     
①通过GNSS监测碟形湖水位变化 ②组织人员清理湖床垃圾
③补贴农户预留湖边稻田供候鸟吃食 ④对鄱阳湖进行生态补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6-22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4 .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这些国家公园涉及青海、西藏等10个省区,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下图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观赏旅游B.保护生态C.开发耕地D.发展科技
2.保护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最关键的是(     
A.保护食草动物不被捕食B.禁止高强度的捕猎
C.保护其原生的栖息环境D.将其迁至野生动物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鸻鹬类候鸟能够进行超强距离迁徙,其繁殖季对能量和食物要求较高,过高的气温会降低鸟蛋的孵化率。赤狐是对其生存影响极大的天敌。如图示意鸻鹬类候鸟迁徙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鸻鹬类候鸟迁徙路线的根本因素是(     
A.盛行风向B.温度差异C.种群规模D.距海远近
2.鸻鹬类候鸟选择在西伯利亚作为繁殖地,是因为西伯利亚(     
A.人类捕杀少B.鸟类天敌少C.大气质量高D.气候凉爽
3.全球气候变暖对鸻鹬类候鸟生存的影响是(     
A.繁殖地范围向北扩大B.天敌侵占其繁殖地
C.不再进行大规模迁徙D.食物丰富度减少了
2023-05-18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5月供题地理试题

6 . 生境一般指生物栖息、繁衍、迁徙的场所。生境廊道是指逆接破碎化生境并适宜生物生活、移动的带状空间。作为动物的“交通干线”和“通婚桥梁”,建设生境廊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种群隔离、维持最小种群数量并保护生物多样性。位于雅安片区的大相岭山系泥巴山是野生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但由于人类活动造成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因此有必要建设大熊猫生境廊道。下图为生境廊道建成前泥巴山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的具体表现有(     
①栖息地面积减小              ②栖息地数量增多
③栖息地呈块状                    ④栖息地集中分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图中建设生境廊道的最合适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3.下列关于泥巴山大熊猫生境廊道建设与保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A.廊道外围设置缓冲区,减少生产活动干扰
B.公路采用隧道、桥梁等方式通过核心栖息地
C.恢复和保护廊道内植被,重点营造竹林
D.将廊道内其他野生动物转移出去

7 . 白鹤,又名西伯利亚鹤,它十分依赖浅水湿地。每年六至八月在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繁殖,九、十月在中国东北吉林境内的莫莫格湿地停歇一个月左右,再启程南下至江西鄱阳湖越冬,越冬期大约150天。下图为白鹤东部种群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鹤主要繁殖地为乔库尔达赫,该湿地(     
A.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B.水源补给主要为雨水
C.底部冻土层厚D.多大型冷性鱼
2.白鹤从繁殖地到莫莫格湿地一直飞行,是因为沿途(     
A.没有湿地B.地势高,飞行高度高
C.湿地水深,食物缺乏D.气温低,湿地封冻
3.九、十月在莫莫格湿地停歇一个月左右,与之无关的是(     
A.水温高,水量丰B.水位较低,食物丰富
C.长途飞行能量损失多D.结冰迟,栖息地广
2023-03-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8 . 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位于上海崇明岛东段,是受较大强度潮汐影响的湿地,主要植被类型有芦苇、互花米草等,后者是外来入侵物种。在相同日照条件下,芦苇光合作用强度小于互花米草。观察发现,崇明东滩芦苇分布区与互花米草分布区相对独立。夏季,芦苇的覆盖率明显大于互花米草。下图是东滩湿地芦苇(左)和互花米草(右)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成功入侵崇明东滩,最能说明互花米草(     
①根茎发达②耐旱③多年生④耐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夏季,与芦苇群落相比,互花米草群落土壤性质偏(     
A.湿、低含盐量B.湿、高含盐量C.干、低含盐量D.干、高含盐量
3.建立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首要目的是(     
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B.提供生产生活资料
C.应对城市雨涝灾害D.保护原生态多样性

9 . 海草床,即大面积分布的连片海草,是珍贵的“海底森林”,与红树林、珊瑚礁被统称为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受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影响,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海草床已完全退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草床能够输出成熟鱼类主要是因为(     
①提供良好的隐蔽场地②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③削弱波浪,保护海岸④固碳量大,缓解全球变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保护海草床生态系统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禁止近海捕鱼②人工增殖海草③加强海草床动态监测④禁止海岸工程建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位于青海湖西北边缘的“小西山”(因鸟蛋遍地又名蛋岛)地势低,坡度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候鸟迁徙至此筑巢繁育。但是近年来,在生态修复背景下,棕头鸥种群却突然消失了。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候鸟迁徙至此筑巢繁育主要是因为(     
A.海拔高,气候凉爽
B.大气层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C.湖水盐度高
D.食物充足
2.生态修复背景下棕头鸥种群消失的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提高,食物来源减少
B.湖水上升,淹没低地,使棕头鸥逐步失去理想的繁殖地
C.湖水盐度降低,不利于其生存
D.气温变低,不利于其繁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