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曾经和印度大陆相连,大致位于40°S-50°S的沿海,当时岛上低地森林广布,生物多样性丰富,行动灵敏的狐猴在此繁衍生息。距今约8800万年前,受强烈的板块运动影响,马达加斯加岛与印度大陆分离,形成大陆岛,向北逐渐漂移到当前位置,同时中央山脉逐渐隆升,马达加斯加岛逐渐形成了界线分明的植被群落,如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灌丛等,狐猴开始向中海拔山区迁移,种群保存至今。上图示意当前马达加斯加岛位置及岛上植被分区。

   

(1)分析距今约88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条件。
(2)简述后来马达加斯加岛植被群落界线分明的原因。
(3)请对马达加斯加岛狐猴向中海拔山区迁移作出合理解释。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朱鹮是濒危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480—1200米的疏林地带,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飞到水田、沼泽地和溪流处,主要依靠无污染的人工或自然湿地提供食物。

材料二1981年在陕西洋县发现了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朱鹮数量已达到7000多只。早期,为了保护朱鹮,当地耕作制度由一年两熟(夏季水稻、冬季小麦)变为了一年一熟(水稻)。后期,政府引导当地群众围绕“朱鹮”这一品牌,发展绿色产业,种植绿色有机大米,建设以朱鹮为主题的观光休闲、生态体验场所。目前,洋县累计种植有机农作物14多万亩,注册“朱鹮”商标50多种,该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材料三下图为洋县位置图及朱鹮分布区略图。


   
(1)分析陕西洋县适宜朱鹮生存的自然原因。
(2)简述早期洋县保护朱鹮的措施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3)说明后期洋县通过朱鹮保护获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023-06-28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3·北京·高考真题
3 . 1944年,摄影师萨尔出生于巴西东南部一个1500平方千米的农庄,农庄一半属于大西洋森林。图(左)示意大西洋森林的分布,图(右)是2001年和2019年萨尔家族农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众多水生生物中有巴西特有的鱼类。这里有大面积森林、湿地、群岛、海滩、河流及其入海口,茂密的红树林覆盖岛屿和河口。

(1)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大西洋森林被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起源于染料木贸易点的里约热内卢、兴起于皮拉蒂尔村庄的圣保罗等城市。森林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萨尔的父亲购置土地。和其他许多农民一样。砍掉树木。种植牧草、咖啡、大豆和甘蔗等。

(2)概括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

20世纪90年代,萨尔夫妇开始经营农庄。1999年他们筹集10万棵树苗,招募工人,志在把毫无生机的土地还原成儿时的模样,到2019年已植树200万棵。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形成“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通过人工造林,大约7000平方千米森林得以恢复。

(3)阐述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并指出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
2023-06-20更新 | 4747次组卷 | 31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4-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江苏专用)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黥基·德·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距离首都塔那那利佛约300公里。保护区内布满了锋利的石灰岩“刀山”石林(如图),其物质组成是几百万年前海底珊瑚和海藻的化石堆积物。此外,还拥有峡谷、湖泊、沼泽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有物种高达85%,其中47%为当地独有。



(1)指出黥基·德·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所属的气候类型___并简述其特征___
(2)说明该保护区“刀山”石林的地质形成过程___
(3)分析该保护区内特有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江并流地区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涵盖范围约170万公顷。该地区包括了九个自然保护区和十个风景名胜区,有1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谧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宝库。下图为三江并流区域图。



(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
(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动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3)请为“三江并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图1为北美洲部分地区图,图为北美洲地形分布(局部),图3为柯莫德熊图片


材料二图3中虚线范围内气候独特,夏凉少雨,冬温多雨。每年9月中旬,鲑鱼从海洋中回到该地,并沿河流洄游到上游的溪流中产卵,柯莫德熊(又称白灵熊)是该区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以森林中各类桨果和动物为主食。洄游季溪流中丰富的鲑鱼能为柯莫德熊储备冬眠所需的能量。20世纪后期,几家大型跨国木材公司在该地区进行了商业性采伐。目前,该地区包括柯莫德熊在内的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


(1)分析图2虚线区域内气候冬温多雨特征的形成原因。
(2)从气候和水文角度,分析鲑鱼在每年9月中旬能顺利洄游到河流上游的有利条件。
(3)分析柯莫德熊的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象是世界濒危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如下左图)。成年亚洲象食量极大,喜食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同季节会在各栖息地间迁移。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为主,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区内亚洲象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人象生存空间重叠”问题逐渐凸显。2020年一群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下右图)引起了全球媒体的热切关注,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1)解释西双版纳亚洲象不同季节在各栖息地间迁移的原因。
(2)分析近年来西双版纳亚洲象活动范围向保护区周边扩大的原因。
(3)针对“人象生存空间重叠”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4)专家认为亚洲象的这次远行”映射着我国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简述其理由。
2022-06-10更新 | 786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6 生态安全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一年模拟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象是世界频危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80头增加到目前的300头左右。2020年3月,16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2021年8月8日,该象群才全部平安回归保护区。左图为“象群迁徙路线图”。右图为“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变化图”。



(1)描述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
(2)导致亚洲象这次一路向北迁徙的主要原因。
(3)针对“人象生存空间重叠”,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物多样性是地球几十亿年来的演化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维持生态平衡、稳定自然环境、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图甲为“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丰富度格局栅格图”。


材料三:图乙为“我国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及沿线附近三个城市的气温资料”。



(1)结合图甲,描述我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表格。
花莲与南宁气温差异____
主要原因____
普洱与南宁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差异____
主要原因____
(3)台湾玉山双叶兰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3300米,是西坡针叶林内的一种林下植物,据此推测其生长习性。
(4)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共计187属1447种,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丰富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请为保护野生兰科植物提出合理的措施。
2022-05-18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金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珠江三角洲低平的河流区域,古人挖沟排水,堆泥成垛,形成一处处台状高地。在垛基上种植荔枝、龙眼、黄皮等热带果树,故名“垛基果林”,是岭南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广州海珠垛基果林湿地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是候鸟重要的迁徙地。改革开放之后,原有的垛基果林大多被弃置抛荒,生态功能退化。近几年,广州市通过疏伐垛基果林、拓展垛间水道、优化果林植被结构、恢复河流-沟渠网络等措施,对垛基果林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应。下图示意垛基果林湿地景观。



(1)分析古人挖沟排水,堆泥成垛的原因。
(2)分析适度疏伐果林对垛基果林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说明对河流-沟渠进行扩挖,实施生态清淤的原因。
2022-04-30更新 | 72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北师大盐城附属学校高考考前模拟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