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鄂霍茨克海(位置见图Ⅰ)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冬季大部海域的海冰南下至北海道沿岸,会形成著名的流冰景观。每年1月末到3月初是北海道流冰的最佳观赏季节,但流冰现象具有不确定性,常有游客无功而返。海域西部的黑龙江是注入鄂霍茨克海的最大河流,其水量丰富,有机质含量高。海域东侧的堪察加半岛是虎头海雕的重要栖息地,虎头海雕常在浮冰上捕食鱼类(图Ⅱ)。每年冬季,虎头海雕伴随流冰,从堪察加半岛向北海道迁徙越冬。



(1)说出鄂霍茨克海海冰边界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析流冰对虎头海雕迁徙越冬的积极作用。
2022-08-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祥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3月到8月,湟鱼会逆流而上,进入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特景观。由于缺乏协作,青海湖流域河流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从1960年的28523吨,下降到1970年的4957吨。2004年湟鱼在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努力,在2015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21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1960年后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快速减少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③周边生态保护,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④人类过度捕捞及污水排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关于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拆除水坝②修建过鱼通道③阻止鸟类捕食④封湖育鱼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2-2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及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10月,西安灞河等地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多地发布围剿公告。该植物曾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后逸生为恶性杂草,对我国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威胁。


推测一支黄花疯狂蔓延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4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12月27日,以“我与候鸟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第六届安徽安庆菜籽湖湿地观鸟节开幕式在菜籽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菜籽湖湿地已成为南飞候鸟的天堂,冬季约142种、5万余只候鸟在菜籽湖湿地越冬,菜籽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539公顷。下图为菜籽湖湿地位置示意图。


(1)说明菜籽湖湿地成为候鸟越冬地的优势条件。
(2)说出菜籽湖湿地举办观鸟节的环保意义。
2021-12-20更新 | 22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药材生产对自然环境条件依赖性很强,在我国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近年来,很多道地药材(指带有地域特点、品质好疗效明显的中药材)经地方政府申请被国家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传承推广的支持和中医药科技发展,人们保健意识增强,道地药材的需求量加大。下图为我国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核密度分布图(核密度指每平方公里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个数)。



(1)我国四个直辖市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数量差异较大,说出差异并猜测主要原因。
(2)西南地区植物类道地药材众多,结合西南地区环境特点,总结这种现象的形成条件。
(3)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药材产量居全国前列。根据图文材料为当地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2021-12-06更新 | 44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潍坊临朐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自20世纪80年代起,浮游生物地理学研究逐渐受到国际社会重视,研究表明浮游生物的分布受温度、光照、洋流和营养盐等因素影响。下图为海洋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九带式分布格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EQ:赤道条带;CN:中心区条带;SA:亚极区条带;TR:过渡区条带;A:极区条带;EQ(ETP):赤道区的热带东太平洋亚区

1.下列关于浮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空间的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B.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海洋浮游生物分布区变化
C.营养盐丰富的近海水域,浮游生物的数量较大
D.同一海域垂直方向上的浮游生物不会有较大变化
2.浮游生物地理分布的九带式格局基本与大洋闭合环流的格局吻合,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赤道条带的闭合环流为南北赤道流和赤道逆流
B.南北两个中心区条带的闭合环流是受季风影响
C.北半球亚极区条带的闭合环流是中低纬度环流
D.南半球极区条带的环流完全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2021-11-29更新 | 509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

7 . 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约140km,东西宽约20km-40km,主峰俄博疙瘩海拔3556.1m。贺兰山植物物种丰富。下图示意贺兰山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的自然带是(     
A.高山草甸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苔原带D.高山荒漠带
2.贺兰山植物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热量资源充足B.位于夏季风迎风坡C.地处气候过渡地带D.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2021-11-20更新 | 38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安丘市、诸城市、高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力发电是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方面。陆地上的风机旋转高度一般为37~100米,这些风电场涡轮机工作时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左图为夏季的一日内美国某风电场上风向和下风向各时刻的气温变化图。

受强寒潮影响,2021年2月14日夜间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狂风、强低温、降雪、冻雨等灾害天气。据报道,此次极寒天气导致得克萨斯州约一半的风力涡轮机停转,出现严重问题。右图为得克萨斯州飞机给风力涡轮机除冰图。



(1)在近地面,与上风向相比,12时至24时下风向气温较低,试分析其原因。
(2)说明此次寒潮天气对风电供应产生的不利影响。
(3)推测风电场的风力涡轮机对鸟类的影响。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的内流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成湖初期,青海湖是一个大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青海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材料二2020年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资料监测显示,4月下旬,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543平方公里,较上年同期增大28平方公里,较近10年(2010至2019年)同期平均偏大164平方公里。

材料三湟鱼是裸鲤的俗称,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到8月,湟鱼都会沿着河流溯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等奇特的景观。湟鱼洄游距离越远,幼苗在淡水中生存时间越长,其成活率就越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曾达到199000吨的最高值,到2002年只有2592吨。湟鱼生长缓慢,恢复困难,近年来青海省把青海湖渔业资源修复作为青海湖生态建设的核心任务,不断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力度,已累计放流青海湖湟鱼1.56亿尾。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监测数据,2020年青海湖湟鱼资源蕴藏量恢复到10.04万吨,较上年增加0.74万吨。

材料四下图示意青海湖晚更新世以来湖岸线变化(图a,20世纪70年代数据,晚更新世→全新世→现代,从早到晚)、青海湖流域示意图(图b)和青海湖现代湖流运动示意图(图c)。



(1)结合图a和材料,说明从晚更新世以来青海湖面积变化特点,并指出近年来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
(2)结合图b图c,指出影响青海湖湖流流向的主要因素。
(3)说出阻碍湟鱼洄游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湟鱼在维护青海湖水鱼鸟共生系统中的作用。
2021-10-12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山东学情”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A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华西雨屏带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东西宽50〜70千米,南北长400〜450千米,总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该地带平均相对高差约2000米,最高可达5000米。突然陡升的地势犹如一面耸峙的屏风,冷热气流往往在该地区形成上百公里的锋面,带来异常丰沛的降雨,因此得名“雨屏”,又称“西蜀天漏”。该地带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珍、稀、危、特动植物达200多种,是气象学家、博物学家、地理学家研究的热点地区。下图左示意华西雨屏带位置;下图右为四川盆地西部地形、河流与降水量分布。



(1)简析“西蜀天漏”的形成原因。
(2)说明华西雨屏带多珍、稀、特动植物的原因。
(3)请为华西雨屏带珍稀和濒危动植物的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4)分析华西雨屏带内终日细雨连绵的原因。
2021-09-29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9月月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