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2022年冬奥会将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场地。小海坨山坐落于北京延庆西北部,区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见下图)因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人类肆意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小海坨山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花杓兰种群逐年减小,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B.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C.水土流失D.荒漠化严重
2.大花杓兰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①生长环境遭到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土地退化④人类高强度采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8-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2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红火蚁是世界自然联盟(IUCN)重点追踪的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央视新闻报道显示,截至目前,红火蚁已成功入侵我国12个省份,共计435个县市区。红火蚁是典型的杂食性生物,食量大。对体型比较大的食物,常团伙作战。红火蚁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腹部有毒针。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每年红火蚁对室外公共设施,如空调外机,交通信号机箱以及各种电力设备的破坏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红火蚁的危害,并对其防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3 . 火烧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对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土壤、水文及微生物产生一定影响。下图示意我国西部某荒漠湿地芦苇植物群落火烧后第一年干扰样地和未干扰样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研究发现,火烧干扰后芦苇植物群落的植物萌芽时间提前,枯黄时间推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表明,火烧造成该植物群落(     
A.盖度降低B.高度升高C.密度增大D.生长期缩短
2.该地植物发芽时间的提前,主要是因为火烧导致(     
A.地温上升速度快B.表土含水量升高C.太阳辐射增强D.土壤有机质增加
3.根据材料可推断。该地火烧后入侵的植物(     
A.喜凉忌B.喜光耐旱C.喜阴忌晒D.喜湿耐寒
2022-01-17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新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下表为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温观测资料。

年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平均气温(℃)-7.4-3.91.98.112.415.317.316.612.36.6-0.3-5.76.1

材料二:图1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图2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



(1)分析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
(2)简述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并说明沿途停留地环境的主要特征。
(3)分析斑头雁迁徙至恒河口与卡纳塔克邦湿地越冬的主要原因。
2021-11-19更新 | 31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线,被称为“天然中药库”和“世界生物基因库”。近年来,秦岭北麓出现大规模建设别墅等有悖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为推进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当地政府依法对违规别墅进行拆除。下列两图分别为秦岭山脉陕西段位置示意图及等高线地形图。



(1)运用地理事例说明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秦岭被称为天然中药库和“世界生物基因库”的原因。
(3)简述秦岭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意义。
2021-10-13更新 | 48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斑海豹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栖息在辽东湾一带,栖息的环境主要是海水、河水、浮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泥沙滩、岩礁和沼泽地等。斑海豹生性胆小机警,皮毛名贵。每年1—3月繁殖,产崽在浮冰上,以各类鱼虾为食。近年来,我国斑海豹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下图为辽东湾斑海豹分布示意图。



(1)分析辽东湾冬季易结冰的原因。
(2)分析斑海豹栖息于辽东湾的主要自然条件。
(3)指出斑海豹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保护斑海豹的措施。

7 . 下图为某自然保护区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K处设施的主要功能是(     
A.供周边居民通行B.防止山洪毁坏道路C.便于野生动物通过D.形成立体交通
2.K类设施的建设(     
A.需考虑经济承受能力B.科技水平是首要因素C.体现了共同性原则D.应该多多益善
8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辽宁大凌河某河段在治理一段高坎边坡时,前期设计选用了传统的硬质化护坡模式,之后考虑到人们对河道景观、湿地生态和自然环境的要求,遵循自然和谐、人水相亲、宜宽则宽、宜弯则弯的原则,将设计方案改为植物护坡方案:岸坡上栽种乔木或灌木、岸坡湿地和浅水区栽种湿生植物,实现了“水清、景美、岸绿、流畅”的水系建设目标。


说明与传统硬质化护坡相比,植物护坡的好处。
2021-07-28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调研(A)地理试题

9 . 小龙虾喜食河底的污泥及死亡的小鱼和其它水中生物,原产于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上世纪80年代入侵至我国,分布在长江流域的众多水体中,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项目,“虾稻共作”是主要的养殖模式。下图示意小龙虾在我国的扩散路线。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小龙虾在我国境内的扩散路径,推测小龙虾原产地的自然环境(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气候暖湿、水系丰富
C.土壤肥沃,水稻土广布D.河流短小湍急
2.小龙虾的“入侵”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是(     
A.稻田水质逐渐恶化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带动养殖区经济发展D.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021-07-1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二)地理试题

10 . 某月,一位地理爱好者前往西双版纳的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他在日志中写道:“区域内中低山与河谷相间分布。连续几天的雷雨后,天刚放晴,走在枝繁叶茂的森林中,倒伏的树木上常可以发现各种类型大型真菌”。下图为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板河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大型真菌王国”。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当地良好的水热条件   ②山地河谷相间分布,植被垂直差异显著
③生物量大,枯枝、落叶和倒木多   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真菌生长繁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纳板河流域是唯一一个没有把当地居民搬迁出来,按“人与生物圈”理念设计的自然保护区,有关该保护区设计理念的生态意义是(     
①有利于保护雨林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有利于人地和谐,保护居民生活环境
③有利于居民就近采摘野生菌类,增加收入
④不搬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