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气候与人类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根据法国研究机构“哈瓦斯视野”2016年的一份报告,国际投资者对非洲能源行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能源行业将是非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特别是新能源领域。

材料二:德阿风电站位于南非中部小镇德阿镇,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首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德阿镇因铁路而兴起,形成于20世纪初,是南非重要的铁路枢纽,居民8.5万户左右,年平均风速每秒5到6米。德阿风电站自2015年施工建设,于2017年11月顺利竣工并投产运营。电站投产发电后,每年可输送电力6.4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1.58万吨,可满足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可观。

材料三:南非地形地势示意图(图甲)、南非耕地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乙)和德阿风电站景观图(图丙)。



(1)简析新能源行业成为非洲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的地理原因。
(2)分析中国首选南非建设风电站的社会经济条件。
(3)推测德阿风电站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恶劣天气,并说明理由。
2020-01-01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章章末检测-高二地理同步备课助手(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 . 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西双版纳一年中有干热季(3-4月)、湿热季(5-10月)和雾凉季(11月-次年2月)之分,且自夜间22时至上午时多浓雾。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1056’N,101015’E,海拔580m;12月和4月晴天林窗内平均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总和/日数,单位:0C)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12月份相比,4月份林窗内平均最高气温较高。与此差异相关的因素是(        )
①空气湿度       ②正午太阳高度       ③树木林冠密度       ④树木林冠高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图示月份,林窗平均最高气温最大值均不在林窗中央而位于林窗东侧。其主要原因是(        )
A.林窗东侧日出较早B.林窗东侧受日照多
C.林窗西侧树冠稠密D.林窗西侧多浓雾
3.推测,林窗内近地层的最高气温区(        )
A.随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自东向西移动B.随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自东向西移动
C.随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自西向东移动D.随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自西向东移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研观测表明,我国西北地区某些月份,范围较大的绿洲比附近沙漠戈壁昼夜气温都偏低,这种现象被称为冷湖效应。


(1)推测冷湖效应最显著的季节并分析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2)简述冷湖效应对绿洲地区人类的影响。
2021-11-29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一中,阜阳一中,合肥八中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某地的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居住舒适。海草房以厚石砌墙,通常有两面的屋顶,也有垛形的三角形屋顶,屋顶用晒干的海草苫盖,最厚处达4米,屋脊的建造左右倾斜为50度角(见下图),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现在越来越多原先住在海边的年轻人已经涌进了城市。即使在村子里居住,他们也宁愿选择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悄然替代海草房了。



(1)根据海草房的建筑特征分析当地气候环境的特点。
(2)分析海草房房屋后墙上长满青苔的原因。
(3)与红砖红瓦的大瓦房相比,说明海草房被称为生态民居的原因。
(4)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在悄然替代海草房,推测海草房衰落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A.300毫米B.450毫米C.650毫米D.550毫米
2.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低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3.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8-22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018-12-05更新 | 351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54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成因-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帮

7 .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此次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
B.大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
C.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
D.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