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纳特龙湖在距离坦桑尼亚阿鲁沙镇110公里的东非大裂谷底,是东非著名的浅水盐湖,东南边缘有间歇喷发的盖拉伊火山。高盐碱湖水是大量藻类理想的生长环境,成为小火烈鸟的“天堂”。小火烈鸟在盐湖中部露出水面的高地建巢,每年有几十万只幼鸟在这里出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纳特龙湖湖水高盐碱度的形成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湖泊相对封闭无径流流出B.地下温泉带来大量的矿物质
C.附近火山喷发的大量火山熔岩D.嗜盐藻类分泌出大量盐类物质
2.推测盐湖藻类大量繁殖的时间及理由最可能是(     
A.6-10月,降水少,湖水盐度高B.11月-次年5月,降水多,湖水盐度低
C.6-10月,降水少,湖水自净弱D.11月-次年5月,降水多,湖泊面积大
3.分析纳特龙湖成为小火烈鸟的“天堂”的原因(     
A.盐湖盛产藻类,食物充足B.湖水面积大,水分热量充足
C.强碱性可以消灭病毒D.火山喷发提供肥沃的土壤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是落后的农牧业国家。该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锡、钨、铌、钽、绿柱石、黄金等。中国是卢旺达的主要投资国之一,中国已把卢旺达作为中非产能合作重点国家,同卢旺达优先开展工业化合作。下图为卢旺达地理位置简图。



(1)说明卢旺达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开矿、建厂的有利条件。
(2)分析中卢合作对卢旺达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请为卢旺达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提出合理性建议。

3 . 非洲的安哥拉被称为“春天国度”,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农矿资源丰富。结合安哥拉地图(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安哥拉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B.受寒暖流交汇影响,渔业资源丰富
C.气候干燥,物种稀少
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中高周低
2.下列关于安哥拉沿海地区多雾的月份及对应的原因正确的是
A.3-5月陆地气温回升快
B.6-8月昼夜温差大
C.9-11月风力较小
D.12月一次年2月水汽充足
2020-04-26更新 | 73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六市(南阳市、信阳市等)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4 . 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流经刚果盆地(盆地内多瀑布),最后注入几内亚湾。刚果河两次穿越赤道,流量十分丰富,其南北两侧支流分别流经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而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6-10月,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下图为刚果河水系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刚果河径流量最大的月份是
A.3-4月B.6-7月
C.9-10月D.12-1月
2.有关刚果河流域水系、水文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游的特点是多汇流、湖泊、瀑布和险滩
B.中游干流流经刚果盆地可全程通航,通航里程长
C.河口成较深溺谷,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150公里,在河口外形成广阔的淡水洋面
D.由于流经赤道两侧,获得南北半球丰富降水的交替补给,水量大及年内变化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非黄金、铂族、锰、钒、铬、锑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该国约有12%的劳动力从事矿业生产,深矿开采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基础设施良好,经济开放程度较高。该国在19世纪末开始大量生产黄金,1970年产金量为1002吨,占全球产量的50%,但在2015年产金量只有167.5吨。近年来,同为金砖四国的南非成为吸引我国黄金企业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下图为南非示意图。


材料二黄金作为贵金属,自古多被加工成首饰、工艺品和货币。虽然1970年代起世界主要货币逐渐放弃金本位,但它至今仍在国际储备和投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受到各国政府严格管控。同时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导热导电性能良好,黄金在电子、航天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材料三目前,黄金储量和生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有南非、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加纳等国。下表为2015年世界黄金消费量排名前十的国家。

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德国泰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越南印度尼西亚
消费量/t984.5848.9192.8123.890.284.572.170.963.459.0

(1)据图描述南非的地形地势特征。
(2)分析南非矿产资源开采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析南非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金生产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4)说明近年来南非吸引我国黄金企业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
2020-02-22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1-12高二下·山西·阶段练习
6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附近地势起伏大,降水差别明显
B.甲处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
C.乙附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
D.乙附近等值线弯曲主要是海陆差异所致
2.1963年,图中湖泊面积2.5万平方千米,但到了2018年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与该湖泊面积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A.泥沙淤塞,导致湖面缩小B.气候变干,降水少,蒸发旺盛
C.沿河地区用水量增加D.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2019-11-04更新 | 326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息县一高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7 . 读“赞比西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赞比西河是南部非洲第一大河流,有关赞比西河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西南部降雨量小而变率大B.航运价值较低
C.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峡谷险滩广布D.该河的汛期出现在7~8月份
2.有关图中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建设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建设大坝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水质和发展旅游
C.能够调节径流,增加河流流量D.入海泥沙减少,河口三角洲不断萎缩
2019-08-19更新 | 52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蔡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全长480千米,沿线建设桥梁79座、涵洞100多座(下图)。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蒙内铁路建设为当地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并通过一线实践与人员培训,实现了技术转移。下图为蒙内铁路沿线地形图。


(1)简析蒙内铁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地质方面的问题。
(2)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蒙内铁路修建桥梁与涵洞时应注意的问题。
(3)评价蒙内铁路的修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在蒙内铁路建设中,中国企业以技术培训、技术合作、中高层员工培养等方式进行技术转移。对这种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9 . 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B.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C.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D.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
2.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
A.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
B.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
C.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
D.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
3.20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
①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
②国内原木短缺
③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④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
⑤保护森林资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2017-05-18更新 | 1306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事项的描述,最符合该岛国客观实际的是(   
A.7月降水丰富B.沿海水深坡陡
C.沿海气温高于岛屿内部D.岛屿中部地势低平,有公路穿过
2.四地中最适宜建造港口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图中岛屿位于(   
A.暖流东侧B.板块消亡边界
C.常绿硬叶林带D.大西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