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里曼丹岛位于东南亚,是世界第三大岛,该岛许多地方都被原始森林覆盖着,热带动植物应有尽有,还建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热带动植物园。下图为加里曼丹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加里曼丹岛全年高温多雨,解释其成因。
(2)说明加里曼丹岛森林广布的原因。
(3)分析加里曼丹岛居民为了增加收入大量砍伐森林对该地水循环的影响。
2020-12-26更新 | 4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2 . “南洋”是明清时期我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称呼。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国家,掀起新一轮“下南洋”的热潮。下图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投资项目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东南亚国家吸引中国企业“下南洋”的原因有(     )
A.城市密集,经济发达B.地形平坦,适宜橡胶、椰子生长
C.土地和劳动力的成本较低廉D.山水相邻,陆路交通比海运更便捷
2.下列关于印度尼西亚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印度洋板块内B.与泰国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
C.是四季如春的旅游度假胜地D.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森林覆盖率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1)说出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
(2)简述苏门答腊岛的气候类型根本成因及特征
(3)据图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4 . 马来西亚实施“银发族项目”,鼓励外国的退休老人到马来西亚旅游并长期居留生活。中国参与该项目的人数一直排在首位,2015年12月我国某集团在该国人工填海建岛开发房地产。读下图完成下题。

1.下列有关马来西亚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C.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D.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2.参与该项目的中国人员最可能来源于(        
①黑龙江省       ②山东省       ③湖北省       ④广东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设计人员将前期规划的一岛改为四岛的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技术B.资金C.气候D.环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5 年9 月14 日~9 月15 日, 一场罕见的雾霾突袭了新加坡。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加坡这次雾霾是(  )
A.与当地森林茂密、气候潮湿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B.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
C.“罪魁祸首”主要来自由马来半岛一带传统农耕方式“烧芭”(烧火方法开荒)形成的烟雾飘来导致
D.该雾霾现象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
2.有关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马来半岛西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东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
B.苏门答腊岛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C.爪哇岛原始雨林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D.马六甲海峡内,风浪小雷雨多

6 .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杯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地形平坦开阔
C.土壤水分充足
D.泥炭土层深厚
2.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  )
A.年均降水量
B.太阳辐射量
C.地表下渗量
D.气温日较差
3.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
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
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
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2018-08-26更新 | 3018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届高三第一次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降水(实线,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相同
B.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甲地一年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D.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
2.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气温特点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气温低,洋流因素B.气温低,地形因素
C.气温高,海陆因素D.气温高,天气因素
3.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半岛地区是重要的稻米出口区
B.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快
C.由于地处亚欧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多地震
D.夏秋季节多台风且带来洪涝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南亚局部示意图。


材料二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适于在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上生长。浅根性,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并降低产胶量。


(1)判断苏门答腊岛北部地区7、8月份的主导风向并分析成因。
(2)苏门答腊岛山麓地带,有大片的橡胶林分布,根据橡胶树的生长习性,分析该地拥有橡胶生长的自然条件。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9 . 2015 年9 月新加坡持续三周受烟霾困扰,污染指数创新高。起因是苏门答腊岛一带传统农耕方式“烧芭” 的方式垦荒,每年 6 月砍倒树木,8 月在热带雨林中放火烧芭、清地, 燃后的灰烬可作肥料,利于耕作。几 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另辟新地。“烧芭”时当地正值干旱及强风季节,“烧芭”产生的烟霾飘至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邻近国家, 新加坡等邻国恰好位于下风向位置,使污染指数不断攀升。

上图为东南亚部分岛屿图, 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1.“烧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①水稻种植业 ②粗放农业       ③集约农业       ④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苏门答腊一带“烧芭”时盛行的“强风”是(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3.印尼烧荒,“呛伤”新加坡,引发新加坡强烈不满,甚至引发印尼、新加坡外交紧绷,印尼为 减少“烧芭”对新加坡的危害采取的整治措施可行的是(       
A.印尼苏门答腊岛当地民众改变农作物种植时间,避开旱季收获
B.建立强硬的法律法规,严厉惩处烧芭之人,采取长期措施全面禁止“烧芭”
C.等待 10 月雨季到来大火自然熄灭。
D.“烧芭”地改为加里曼丹岛或人工降雨扑灭林火
4.每年6月至8月“烧芭”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较为干旱,其成因正确的是(       
①该地纬度低,终年高温,蒸发旺盛       ②6月至8月,赤道低压北移,降水少
③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为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08-19更新 | 9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蔡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示意世界某岛屿,岛上多火山,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森林,“烧芭”属于该国传统农耕方式,每年6~8月放一把火将森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下图为2016年6月10日该区域燃烧产生的烟雾扩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岛屿(  )
A.河流流程长,径流量大B.属于印度洋板块,地壳稳定
C.影响降水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
2.甲城市正北约3700千米处的某山脉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最可能为(  )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温带草原
3.导致图中的烟雾扩散的风向及成因是(  )
A.东北风-处于东北信风带
B.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西风-受高空西风带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