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人口分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我国人口分布可以分为东南和西北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疏,此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B.秦岭--淮河一线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D.黑河--腾冲线

2 .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能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读“2018年不同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表(下表)。

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不同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数据源自重庆统计年鉴2018)
区域(地域)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重庆市中国
面积(平方千米)23396431751823709600000
常住人口(万人)64.95113.39118.6978.623081.09139500
1.能准确反映某一区域(地域)范围内居住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A.常住人口B.户籍人口C.人口密度D.居住面积
2.在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四区中,最稠密的区域(地域)是
A.渝中区B.沙坪坝区C.九龙坡区D.北碚区
3.对人口分布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B.开发时间长短
C.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D.人口素质高低
2020-01-21更新 | 620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下图地形剖面示意图是沿左图剖面线绘制而成。

1.下图所示剖面两侧大致上是我国的(     
A.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B.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C.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形区为横断山区B.乙地形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大
C.丙为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乙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