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人口分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胡焕庸线”是指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云南省腾冲县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有人把人口分布与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称为“胡焕庸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能提高“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密度的合理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B.实施大规模人口西迁C.实施海水西调工程D.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2.下列属于“胡焕庸线”西侧的地区是(     
A.松嫩平原B.吕梁山脉C.大巴山脉D.银川
3.下列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不明显的是(     
A.巴西B.加拿大C.德国D.澳大利亚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2 . 胡焕庸线是由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该线从黑河至腾冲,揭示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该线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年份东南半壁西北半壁
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
1953年43.2494.80139.5156.765.205.83
2000年43.2494.59303.7856.765.4113.23
2010年43.2494.41325.8456.765.5914.68

1.导致胡焕庸线不可破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B.农业C.自然环境D.交通
2.表格中数据可以表明(     
A.西北地区人口数量在增多
B.东南地区人口数量在减少
C.西北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增长率低于东南地区
3.下列哪些可行做法可能使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显著的变化(     
A.对西部地区实施更为开放的生育政策,允许多生
B.加快东部地区的建设,形成东部城市群
C.限制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
D.适度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西藏B.内蒙古C.广东D.江苏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地势第一阶梯人口多,第三阶梯人口少
C.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少
D.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人口多,汉族集中地区人口少
2021-03-23更新 | 49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阶段性测试(三)地理试题

4 .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能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读“2018年不同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表(下表)。

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不同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数据源自重庆统计年鉴2018)
区域(地域)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重庆市中国
面积(平方千米)23396431751823709600000
常住人口(万人)64.95113.39118.6978.623081.09139500
1.能准确反映某一区域(地域)范围内居住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A.常住人口B.户籍人口C.人口密度D.居住面积
2.在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四区中,最稠密的区域(地域)是
A.渝中区B.沙坪坝区C.九龙坡区D.北碚区
3.对人口分布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B.开发时间长短
C.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D.人口素质高低
2020-01-21更新 | 620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6%。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我国“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分布B.自然环境
C.国家政策D.宗教信仰
2.有助于促进人口向该线以西迁移的措施有(  )
A.开发浦东新区B.实施西部大开发
C.振兴东北老工业区D.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

6 .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A.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人口地理分界线
C.800mm等降水量线D.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2.R省区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数远低于重庆市,主要是因为(       
A.气候湿热B.信息闭塞C.地表崎岖D.经济落后
2018-07-08更新 | 3115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图地形剖面示意图是沿左图剖面线绘制而成。

1.下图所示剖面两侧大致上是我国的(     
A.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B.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C.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形区为横断山区B.乙地形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大
C.丙为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乙地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8 . “胡焕庸线”是一条大致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划定的,反映了我国东南与西北人口分布上的差异,对我国人口、社会经济战略的规划与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读我国西北半壁与东南半壁人口比重、面积比重、人口密度对比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上图中的数据材料,下列与“胡焕庸线”最接近的是(   
A.B.C.D.
2.在过去80年中,两部分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   
A.西北半壁人口所占比例大幅下降   因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经济差异在扩大
B.东南半壁面积所占比例大幅增加   因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城市化水平差异在扩大
C.西北半壁人口所占比例变化极小   因为地形和降水格局没有变化
D.东南半壁人口所占比例变化不大   因为自然、社会经济大格局没有根本的变化

9 . 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  )
A.趋于均衡B.极度集中
C.不均衡趋势加强D.60%土地集中80%人口
2.引起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
A.环境B.气候C.资源D.经济
2017-06-12更新 | 121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油田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