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人口分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李克强总理曾围绕“胡焕庸线”提出三个问题:该不该破?能不能破?如何破?“总理三问”引发学术争鸣。如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读图,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内陆稠密、沿海稀疏B.西北稠密、西南稀疏
C.东南稠密、西北稀疏D.沿河稠密、沿海稀疏
2 .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南半壁人口密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下图示意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特征。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的差异,说明(     
A.西部地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更早B.东部地区国土面积较西部地区大
C.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D.东部地区人口应向西部地区大量迁移
2021-07-1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胡焕庸线是由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该线从黑河至腾冲,揭示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该线东密西疏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年份东南半壁西北半壁
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面积比重/%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km2)
1953年43.2494.80139.5156.765.205.83
2000年43.2494.59303.7856.765.4113.23
2010年43.2494.41325.8456.765.5914.68

1.导致胡焕庸线不可破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B.农业C.自然环境D.交通
2.表格中数据可以表明(     
A.西北地区人口数量在增多
B.东南地区人口数量在减少
C.西北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人口密度增长率低于东南地区
3.下列哪些可行做法可能使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显著的变化(     
A.对西部地区实施更为开放的生育政策,允许多生
B.加快东部地区的建设,形成东部城市群
C.限制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
D.适度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

4 . “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如图),该线东南部占国土的36%,却聚集了全国96%的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我国“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是(     
A.民族分布B.国家政策C.宗教信仰D.自然环境
2.有助于促进人口向该线以西迁移的措施有(     
A.开发浦东新区B.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
C.振兴东北老工业区D.实施西部大开发
2021-04-21更新 | 40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A.气候和地形B.地形和经济C.气候和科技D.地形和科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地区多,湿润地区少B.山区多,平原少C.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D.北方多,南方少
2020-11-03更新 | 653次组卷 | 10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黑河—腾冲线的人口地理界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理分界线中,与黑河—腾冲线最接近的是(     
A.农业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稻作区与小麦区的分界线D.一年一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
2.下列已建工程中,对黑河—腾冲线西侧地区经济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的有(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青藏铁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1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能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读“2018年不同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表(下表)。

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不同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数据源自重庆统计年鉴2018)
区域(地域)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重庆市中国
面积(平方千米)23396431751823709600000
常住人口(万人)64.95113.39118.6978.623081.09139500
1.能准确反映某一区域(地域)范围内居住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A.常住人口B.户籍人口C.人口密度D.居住面积
2.在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四区中,最稠密的区域(地域)是
A.渝中区B.沙坪坝区C.九龙坡区D.北碚区
3.对人口分布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B.开发时间长短
C.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D.人口素质高低
2020-01-21更新 | 620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四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抽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北部多,南部少
B.西北部多,东南部少
C.西北部少,东南部多
D.西部多,东部少
2.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历史因素B.自然因素
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

10 .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A.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人口地理分界线
C.800mm等降水量线D.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2.R省区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数远低于重庆市,主要是因为(       
A.气候湿热B.信息闭塞C.地表崎岖D.经济落后
2018-07-08更新 | 3115次组卷 | 36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