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方地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南半岛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这里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下图示意中南半岛地形与城市分布。

(1)据中南半岛上城市分布特点说明这些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曼谷是中南半岛最繁华的城市,推测其发展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3)请你为中南半岛上城市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3-11-2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境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2.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2023-08-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测试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吸引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如下图)。

   

材料二: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如下图)。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地区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在珠三角模式的形成过程中,该地区面临的国际经济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有一位深圳网民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这说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发生了什么变化?
(4)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5)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有哪些?
2023-08-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境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2023-07-1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白水县白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C.该国属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
2.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②资源密集型工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第三产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地摊经济”是指在城市特定地段发生的各种合法商业经营活动。地摊经济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为主要特点。据数据显示,全国“地摊经济”占比最高的10大城市中有4个位于珠三角地区,它们分别是佛山、深圳、东莞和广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三角“地摊经济”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大B.工业发达,夜间作业时间长C.外来年轻人口数较多D.流动人口较多
2.深圳“地摊经济”比北京红火,试推断其原因不可能是(     
A.深圳四季气候温暖B.深圳沿海食材更丰富C.深圳毗邻香港D.深圳交通更便捷

7 . 半导体产业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转换纽带”,它既能支撑传统工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又能衍生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生态。珠三角地区在原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已经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三角地区早期吸引半导体产业集聚的有利条件是(     
A.土地租金低B.产业基础好
C.地理位置优越D.环境质量高
2.与传统工业相比,半导体产业的布局(     
A.更加灵活B.不需要考虑交通运输的作用
C.更依赖自然资源D.更趋向市场广阔的地区
3.珠三角地区培育和发展半导体产业的积极影响有(     
①减少成本投入②扩大进口规模③促进科技创新④推动产业升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咖啡是热带植物,不耐寒,最适合生长在平均温度为20℃左右、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海拔500~2000米、土壤透水性强、日照适宜的环境中。我国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均占全国的98%以上,种植模式以个体、家庭经营为主,当地企业主要收购和销售咖啡生豆,速溶咖啡等终端消费产品较少。近年来,当地许多咖农砍掉咖啡树,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连年下降。下图为云南省主要咖啡种植区分布示意图。

(1)指出云南省咖啡种植区主要地形类型和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
(2)分析云南省种植咖啡的优势自然条件。
(3)推测近年来云南省许多咖农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的原因。

9 . 下图为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利用侨乡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A.①B.②C.③D.④
2.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B.工业基础薄弱
C.交通条件落后D.劳动力不足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P1、P2、……P11为城市体系中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开辟了利用外资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模式。下表示意1980~1993年珠三角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布(按城市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规模1980年(万美元)比重(%)1993年(万美元)比重(%)累积值(1980~1993年)
(万美元)
比重(%)年递增率(1980~1993年)(%)
特大城市283428.18477513.229369814.629.9
大城市265726.314321722.359192929.535.8
中等城市222222.01162618.042662521.235.6
小城市、县236723.629854046.569715034.745.1
合计10080100.0642794100.02009402100.036.6
1.1980~1993年,珠三角地区获得大量外资投入的最大契机是(     
A.毗邻港澳台、东南亚B.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C.侨乡回报家乡D.国家财政资金倾斜
2.1980~1993年珠三角地区(     
A.实际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
B.大、中城市个数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C.十一城市指数下降
D.实际利用外资的投资领域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
3.1993年后,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阻力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投资成本(土地、劳动力)上涨B.珠三角地区的优惠政策逐渐减少
C.美、日等国对投资的竞争D.珠三角地区资源开采成本上升
2022-12-12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