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方地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广州、深圳都市圈是我国距离最近的两大都市圈。该都市圈中的“穗莞惠”(广州、东莞、惠州)跨界地区是该都市圈圈域交织和邻近区域,跨界协同不足使“穗莞惠”跨界地区成为广州、深圳都市圈中的发展“洼地”,该“洼地”是广州、深圳都市圈难以进入“圈际耦合”发展阶段的关键“堵点”。图6为“广州、深圳都市圈空间演进阶段规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广州、深圳都市圈处于(     
A.分散发展阶段B.中心聚能阶段C.圈层扩散阶段D.圈际耦合阶段
2.关于都市圈“圈层扩散”阶段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A.中心功能区地价上涨B.生产性服务业向外围辐射区集中
C.辐射区基础设施完善D.传统型制造业外迁至紧密联系圈
3.“穗莞惠”从“洼地”向“高地”转变的合理做法包括(     
A.重塑产业壁垒B.壮大石化产业
C.建立新型的产业合作联盟D.构建模糊的利益分配机制

2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可能位于(     
A.非洲东部B.我国北方地区C.欧洲东部D.我国南方地区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上图的图名是(     
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
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
2024-01-09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的发展影响巨大。“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下图示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

材料二   随着我国城市(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人口和产业的活动带来了不小的碳排放。我国在2015年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之后做出实际的减排行动,在后续几年继续实现碳排放强度的下降。

   

(1)区域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往往有极强的虹吸效应,简述其发生虹吸效应的优势条件。
(2)指出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请你就我国如何实现碳达峰提出自己的建议。

4 .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2022年2月24日,长株潭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下图为城市群发展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城市群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城市不断获取周边资源,产生虹吸效应,不利于城市群发展
B.城市群阶段开始体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C.中心城市应当加快市内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城市群发展由强核阶段进入外溢阶段
D.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较稳定
2.为加快推进城市群发展,应促进区域内城市(     
A.同质化B.同城化C.均衡发展D.行政合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纷纷回内地办厂,影响因素不包括(     
A.国家政策的引导B.宣传自身的企业文化
C.内地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D.家国与乡土情怀
2022-08-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作为国家级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城市组成,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从2018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既属于人文区域,又符合按行政管理目标划分的经济发展区域
B.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发展方向相同
C.与周边地区气候特征不同
D.界线是模糊的
2.粤港澳大湾区具备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交通便捷
②工业基础雄厚,服务业发达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
⑤开放程度高,全免费、全覆盖的无线网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7 . 为了吸引外省市优秀大学毕业生留沪工作,上海市2021人才“新规定”,4所985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这项政策主要是有利于上海(     
A.提升人口容量B.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
C.城市化水平提升D.解决老龄化问题

8 . 珠三角的城镇化三十年来,尊重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从低成本的发展路径,向创新和结构调整转型,为全国城镇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探索和经验借鉴。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城镇化对区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用地生产活动密度减小B.城市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C.地表径流变化幅度减小D.生态环境容量加大
2.目前下列产业能更好地促进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是(     
①第一产业②第二产业③第三产业④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近年我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城市群(广东省9个城市)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9+2)。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A.行政管辖关系B.经济发展水平C.风俗习惯差异D.人口规模结构
2.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更接近(     
A.单核多中心结构B.双核多中心结构C.多中心网络结构D.核心边缘结构
3.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香港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     
A.旅游观光B.生产加工C.消费市场D.对外联系
2022-03-10更新 | 6931次组卷 | 39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地理标志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域,其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下图为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在七大农业区划内的产品数量分布图,七大农业区划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西北及长城沿线区、西南区、华南区、青藏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代表西南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东北区没有关于茶叶的地理标志产品,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B.地形C.热量D.市场
3.目前中欧之间已大规模互认对方的地理标志,这有利于地理标志产品(     
A.加大科技投入B.降低生产成本C.改变地域分布D.扩大消费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