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北地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植被覆盖增加被称为人为正影响,反之被称为人为负影响。下图示意2001~2015年中国植被覆盖人为正影响重心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植被覆盖人为正影响重心移动距离最大的时段为(     
A.2003~2004年B.2006~2007年C.2009~2010年D.2012~2013年
2.植被覆盖在人为影响下改善最明显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3.我国植被覆盖人为正影响重心所处区域的植被恢复有利于遏制当地严重的(     
A.土地石漠化B.土地沼泽化C.水土流失D.土地盐碱化
2022-09-06更新 | 1080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下图)可实现完美结合,光伏发电效率与气温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步推广的因素有(     
A.技术难度大B.投资成本高C.碳排放量大D.劳动力不足
2.有关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叙述合理的是(     
A.增加了发电成本B.不利于作物生长C.降低了发电效率D.高效利用水资源
3.在确保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太阳能面板的发电效率最高的时段是(     
A.夏天清晨B.冬天清晨C.夏天正午D.冬天正午
2022-08-09更新 | 1534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人均区域三维生态足迹可以用来表示区域资源的整体利用状况,数值越大,表示生态压力越大。据此结合2009~2017年我国西北地区人均区域三维生态足迹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甘肃、青海和陕西三省份三维生态足迹变化较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水资源利用率B.经济发展模式C.矿产资源储量D.土地利用类型
2.新疆和宁夏两省区三维生态足迹逐年增加的主要影响是(     
A.资源利用率提高B.减轻了大气污染C.环境承载力提高D.生态脆弱性增强
2022-06-16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划分,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人口空间格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历史和文化D.政治和经济
2.我国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B.地处山麓,邻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5 . 中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三大典型绿洲,在地理分布上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黑河中游和石羊河中下游绿洲。近几十年来,三大典型绿洲湿地呈现面积衰减、空间格局破碎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服务功能下降等现状。下图示意三大典型绿洲湿地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三大内陆河流域共同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水系发达,地表径流丰富B.交通便利,社会经济发达
C.人口密集,土地资源不足D.昼夜温差大,风沙天气多
2.导致图示三大典型绿洲湿地服务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过度,湿地破坏严重B.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程度加剧
C.湿地保护较好,开发程度下降D.人工湿地增加,替代作用显著

6 . 伊犁河谷位于新疆西北部,三面环山,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和西南—东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开口向西的河谷。伊犁河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夏季受干热空气影响小,被称为新疆的“塞外江南”。在伊犁河谷的山地森林草场交错带上,树木只生长在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伊犁河谷形成“塞外江南”的原因(     
①北部高山阻挡冬季干冷空气南下②东部和南部的高山阻挡夏季南侧干热气流③伊犁河谷有伊犁河流经,调节作用明显④谷口向西敞开,有利于大西洋湿润水汽的深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伊犁河谷的山地森林草场交错带上,阴坡有树木的分布而阳坡没有,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光照D.坡度

7 .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
2.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

8 .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2.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A.冬季、冬季B.冬季、夏季C.秋季、春季D.夏季、秋季
3.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瓜是喜热好光作物,成熟期需要有10~12小时的长日照和较低的空气湿度。环香山位于宁夏中西部

干旱山区(下图),平均海拔1700以上,年降雨量不足200mm,而蒸发量可达2000mm,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当地农民利用沉积在山麓斜坡上的砂砾石铺压在耕地上形成的“人造戈壁”种植西瓜(俗称“压砂西瓜”),所产西瓜因具有体大皮厚质硬、肉红汁多、甘甜爽口、营养丰富、保鲜期长的特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98%以上的砂地均用来种植压砂西瓜,产品旺销全国,远销海外。



(1)分析环香山地区西瓜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人造戈壁”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分析压砂西瓜旺销全国甚至远销海外的原因。
(4)分析该地区西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0 . 兰新高铁(下左图)的部分路段既有地下隧道也有“地上隧道”,“地上隧道”型主要目的是防止新疆境内的强风吹翻列车,其侧有许多圆形小洞,“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是为了克服当地另外一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修建隧道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因风力强劲修“地上隧道”B.乙地因风力强劲修“地上隧道”
C.甲地因地形崎岖修“地下隧道"D.乙地因地势平坦修“地下隧道”
2.“ 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的目的是克服(     
A.强风B.冻土C.低温D.渗水
3.兰新高铁建成通车后,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降低居民出行的经济成本   ②扩大新疆的市场腹地
③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④提高居民出行的便捷程度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