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北地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下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3)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2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 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二甲图所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分析此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2)简述甲区域地势特征____,A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
(3)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条件。
2019-10-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通7年有余的穿行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连接和田与喀什的喀和铁路给当地带出一条致富路。传统的铁轨铺设,隔一段距离的接头之间就要留有轨缝,以应对钢轨伸缩。但这会降低轨道结构强度,增加养护维修材料和劳力消耗。喀和铁路需经过长达250千米的戈壁、沙漠,修建者因地制宜的采用了无轨缝线路的铺设方式,还根据南疆的地理环境特点,以桥代路,建设了特大桥6座、大中小桥271座。下图示意喀和铁路及沿途城市。



(1)分析喀和铁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修建的主要原因。
(2)推测在长达250千米的戈壁、沙漠地带采用无轨缝线路铺设方式的原因。
(3)喀和铁路桥梁多,在没有河流的地方也修筑桥梁,试分析其原因。
(4)说明喀和铁路的开通运营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019-09-09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燕岭学校2018-2019学年惠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8月25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段全线开通。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


材料二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新疆是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全国大型油气生产和加工基地。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请指出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3)新疆在能源战略基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的有哪些?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该地区的地质剖面图。

(1)描述材料一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并根据材料二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宁夏平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它成为“塞上江南”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2为草原,3为针叶林,据图说明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2017-10-25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7 . 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北部分区域地理相关图。
材料二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M、N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

(1)根据资料判断:M城所在区域的总体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自然带为__________,气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经M城附近的河流,最主要的两种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分析M城所在区域瓜果种植的自然条件。
(4)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大力发展瓜果种植可能对该区域湖泊带来的影响。
(5)根据喀什地区的区位优势,分析喀什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方向。
2016-12-12更新 | 5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地理试卷
2010·吉林·二模
8 .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A山脉南、北两侧绿洲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请分析图中B地区气温日较差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图中C地区沙漠广布,与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相比,二者的类型和成因有何不同?
2016-12-09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天下黄河,唯富宁夏”。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1】宁夏平原示意图。

【材料2】宁夏平原地质成因示意图 。

(1)A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C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2)A地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山脉西侧地区的气温________,原因是            
(3)据材料2,分析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                  
(4)C地哪些新能源比较丰富? 简述C地这些新能源丰富的原因。
(5)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大米是其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简述宁夏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及可能对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2016-11-26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广东东莞市厚街中学高三最后一套模拟地理试卷
10 .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丁地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当地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下表为丁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海拔高度(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1月降水量
7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年日照时数

1 111
-8.4(℃)
23.3(℃)
1.2(mm)
42.2(mm)
193.7(mm)
2 975.7(小时)

(1)图中b河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段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填干湿区名称),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乙、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3)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解决的具体措施为                                                         。。
(4)请分析丁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5)如果大量利用流经丁地的河水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