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藏地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盐泉,是泉的一种特殊形式,以泉水矿化度高为持征。在青海省最南端的囊谦县,一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出露有29处盐泉,其中有8个被辟为盐场。下图为囊谦地区盐泉形成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该地盐泉形成条件的是(       
A.水源补给仅有大气降水
B.物质来源于岩浆岩层
C.地下水承受的压力较小
D.地处地壳运动活跃带
2.盐泉被开辟为盐场应满足的自然条件是(       
①日照时间长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盐泉的盐度高                 ④盐泉的水温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19-10-30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阳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碉房是我国某地区的传统民居。其墙体用石块垒砌而成,墙壁最厚处甚至达1m,大多数墙壁上面都比下面薄,整面墙呈梯形。据此结合碉房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碉房多出现在我国的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2.碉房墙壁最厚处甚至达1m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避寒            ②御敌防盗          ③防水防潮            ④降温防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10高二下·四川绵阳·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B.水源、气温
C.水源、光照D.土壤、地形
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D.地热能、天然气
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4.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D.山地畜牧业——滩羊
2016-11-26更新 | 43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4 . 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读下列有关青藏铁路通车前后旅游业发展变化图及游客月份分配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日温差大
B.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C.高山峡谷,冰原广布
D.水力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2.下列有关西藏旅游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1990年前旅游者很少,且基本无变化
B.地广人稀,游客承载量大
C.游客集中在4~9月(或夏半年)
D.1990年后国内旅游者数量逐年增长,且有加快增长趋势
2019-06-17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平遥中学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左图)。 2018年10月11日,西藏昌都(右图)江达县境内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金沙江主河道被堵,形成堰塞湖。 2017年11月18日,这个地区曾发生过6级地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最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A.aB.b
C.cD.d
2.与此次金沙江堰塞湖发生成因关系最密切的是
A.位于高原河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C.该地气温较高,积雪融化D.该地地震活动多发,地质结构不稳定
3.下列关于堰塞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堰塞湖抬高水位,可大力开发水电B.堰塞湖对其下游居民有较大威胁
C.堰塞湖不会引发次生灾害D.堰塞湖可以改善河道航运条件

6 . 西藏是我国沙化土地最严重的三大省区之一,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等河流谷地、湖盆地与山前冲积平原。2014年,第4次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显示,西藏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43.27万km2,比第3次监测减少了789 km2,遏制住了荒漠化面积增长的势头。读“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地理要素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世纪西藏荒漠化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利用土地,滥垦、滥樵、滥牧现象严重B.全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大
C.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D.城市化迅速发展,开矿、筑路等工程建设
2.2014年西藏遏制荒漠化扩展采取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
①采取行政与法律手段保护天然植被        ②将河流下游居民向上游迁移
③在荒漠化区域栽培速生阔叶林               ④合理安排工农业生产规模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0-03-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2010·河南开封·一模
7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A.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小
B.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大
C.气温日较差小,年际变化大
D.气温日较差大,年际变化小
2.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B.受地势的影响大,夏季温度高
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
8 . 扎日南木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高寒草原地带,湖水蔚蓝,透明度好,但水生生物少,只在湖体局部浅水区有茂密的水草和藻类生长。下图为扎日南木错等深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湖
A.为淡水湖B.东西最长距离可达80km
C.最可能为构造断陷湖D.甲河在入湖河流中输沙量最大
2.有水禽觅食的水域最可能是
A.B.C.D.
3.1999年以后,该湖水位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
A.引湖水灌溉量减少B.大气降水补给减少
C.冰川融水补给增加D.流域蒸发量增大
9 .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小题。
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
2.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D.地下水
2018-02-05更新 | 114次组卷 | 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运城绛县实验中学高三8月检测地理试卷
10 . 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提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省简图上甲、乙、丙三列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______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A河________;B河________。
(3)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2016-11-18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