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藏地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传承等因素,我国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和总体质量差异较大。图示意我国耕地平均质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青藏地区的耕地(     
A.主要分布在河流谷地B.质量属于中等级耕地
C.面积广大且分布集中D.质量主要受水分限制
2.与乙相比,甲耕地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高,光热资源不足②降水少,气候干旱③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④地形崎岖,土层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分析与模拟耕地质量变化主要应用(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B.遥感技术(RS)
C.全球定位系统(CPS)D.地理信息系统(GIS)
2021-11-17更新 | 33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源区泛指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以上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面积约121972平方千米,仅占全流域面积的15.3%,但多年平均径流量却占全流域的32%,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近几十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日趋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下,黄河源区的植被覆盖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甲图示意黄河源区地理位置,乙图示意黄河源区玛多与玛曲1980~2010年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变化。

(1)描述黄河源区的气候特征。
(2)说明黄河源区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的原因。
(3)黄河源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推测其成因。
(4)概括1995~2008年黄河源区植被的变化趋势,并说明该变化对黄河上游水源补给的影响。
2021-11-01更新 | 42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因此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冰川、湖泊萎缩,水源枯竭,雪线下降
B.气候变干,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C.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不断扩大
D.野生动物锐减,虫、鼠害肆虐
2.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必须立即停止开发,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C.增加草场载畜量,大力发展畜牧业
D.要积极营造人工林,恢复森林植被
2021-09-20更新 | 948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介休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星的大气压力约是地球的1%平均温度最高约为20℃,最低达到-100℃,表面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青海省位于中国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深居欧亚大陆腹地。2019年3月,我国火星模拟基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边缘的茫崖市冷湖镇建成,下图示意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单位:MJ·m-2)空间分布。



(1)简述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指出影响西宁和格尔木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3)说明我国选择在茫崖市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的原因。

5 . “边玛墙”通常是指藏族宫殿、寺院顶层的一圈赭红色外墙或贵族庄园主楼的女儿墙(屋顶四周的矮墙),高度为1~4m(占墙体总高的1/4~1/6)。砌筑“边玛墙”的时候,先铺一层捆扎好的边玛树枝(一种名为“柽柳”植物的杆茎),再加一层黏土夯实,这样重复砌筑,到了顶部还要进行防水技术处理,墙体基本筑成后,在墙面上涂一层赭红色的颜料,“边玛墙”(下图)就这样形成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藏区“边玛墙”主要的优点是(     
A.可减轻外墙自重B.可保温隔热
C.可防火防蛀D.可吸水增湿
2.“边玛墙”在藏族民居建筑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保护生态环境B.材料易腐烂
C.劳动力短缺D.宗教特权文化

6 . 读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国家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蒙古
每公顷草场养羊头数1.9411.581.170.960.6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我国草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我国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B.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迅速下降
C.草场的载畜量很低D.我国天然草场面积大,靠天养畜即可
2.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为我国的四大牧区,它们的草场资源是(     
①温带草原②热带草原③河漫滩草原④高山草甸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 . 珠穆朗玛峰(27°59'14"N,86°55'26"E)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中。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测定的高程为8848.86米。下表为我国三次登顶珠峰的时间及所测高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登顶时间(北京时间)珠峰高程
第一次1975年5月27日14:308848.13米(雪面高)
第二次2005年5月22日11:088844.43米(岩面高)
第三次2020年5月27日11:008848.86米(雪面高)

1.我国登山队员三次登顶的时间都选择在5月,主要是因为5月珠峰峰顶(     
A.气温较高B.风雪强度小C.光照较强D.能见度较高
2.三次测量高程不等说明珠峰身高随时在变化,造成其变化的原因是(     
①板块张裂②地震活动③全球变暖④风化侵蚀⑤地壳抬升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3.我国登山队员第三次登顶并在峰顶停留了约150分钟,在此期间(     
A.海口(110°10'E)太阳高度不断变大B.洛杉矶(118°22'W)进入到新的一天
C.东京(139°41'E)旗杆日影逐渐变短D.罗马(12°29'E)与北京始终在同一天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11月16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亢,气候寒凉B.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2.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
2020-11-23更新 | 33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彰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下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2020-08-09更新 | 38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2020-07-07更新 | 88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5届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三上学期1月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