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藏地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 0 ℃时关闭,低于 0 ℃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 ℃~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 0 ℃的时期)约 6.5 个月。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通风管挡板(       )
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D.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2.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
A.负温期短B.无霜期更长C.气温日较差大D.太阳辐射弱
2 . 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级单位的简称分别是( )
A.宁、青、滇、新B.陇、藏、川、新
C.青、渝、藏、滇D.秦、藏、黔、新
2.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主要位于非季风区B.②省区全部位于内流区
C.③省区民族单一D.④地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3.图中②所代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A.太阳能、生物能、天然B.风能、水能、煤炭、石油
C.天然气、石油、地热能、水能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

3 .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

完成下列问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
A.Ⅰ>Ⅱ>ⅢB.Ⅰ<Ⅱ<Ⅲ
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
2019-01-30更新 | 270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考试地理试题
4 .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主要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均>10℃,等等。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

(1)四川盆地能够成为我国西部内陆的海洋性气候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许多滨海城市,如大连、天津、青岛,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气候,而只是海洋性过渡气候?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从降水方面分析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而藏北高原是大陆性气候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净土健康产业主要指低消耗、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绿色产业。

材料二   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提出以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有机生命产品、高原保健药品、心灵休闲旅游产业等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思路。2018年初,拉萨市完成了藏鸡、藏香、天然饮用水、奶牛、藏毯、藜米等六大净土健康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

材料三   下图为青藏地区图。



(1)图示区域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该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动植物种类少并具有耐寒的特性,这体现了区域的______性特征。
(2)西藏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等。
(3)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有__________等。

6 . 读“青海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  )
A.a处于阿尔泰山区B.b湖为咸水湖
C.c湖周边夏季高温D.d省区简称宁
2.在图中三江源地区保护湿地,主要能为这些河流的中下游(  )
A.丰富物种B.涵养水源
C.净化空气D.美化空气

7 .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现平均深度18米。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湖水上下扰动加剧B.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湖底释放热量增多D.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2.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A.盐度表层高于底层B.湖面中部比湖岸结冰早
C.水温底层高于表层D.湖水含氧量增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分析拉萨所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
(3)分析拉萨7月降水量的日变化特点并解析原因。

9 . 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如下左图,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如下右图),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B.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
C.沙丘东坡缓西坡陡D.沙丘向湖心移动
2.据图推测,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因素有
①西北风     
②湖陆风       
③地壳隆起     
④河流     
⑤地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3.推测近年来青海湖边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
A.气候干旱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
2018-10-30更新 | 2843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19-2020学年高二3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10 .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小题。
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
2.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D.地下水
2018-02-05更新 | 114次组卷 | 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运城绛县实验中学高三8月检测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