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频繁的旱涝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称为水盐运动。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土壤表层相对含盐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西北B.西南C.华北D.东南
2.该地土壤表层含盐量达到最低时直接有关的是(     
A.与土壤含水量有关B.与伏旱有关
C.与气温有关D.与气压有关
3.该地区(     
A.春旱多大风、沙尘天气B.农作物以春小麦、棉花为主
C.河流汛期出现在6月D.坎儿井可调节土地含盐量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永定河生态调水工程启动。该工程通过黄桑运河将黄河中游的万家寨水库的水引入桑干河,向永定河上游的官厅水库注水。今年春季,按照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的统一调度,从万家寨引黄工程和上游册田、友谊、洋河水库向下游调水1.75亿立方米。3月15日,山西册田水库开闸放水;4月20日官厅水库开闸泄水,向下游永定河集中补水,直至6月底。从此将成为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重现“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的盛世美景,该河流经廊坊和武清最终流入渤海。据了解,这是25年来永定河北京段首次实现全线通水,黄河水再度“牵手”永定河。

材料二:左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右图为永定河调水线路示意图。



(1)从地形、气候、植被和水文角度分析左图区域自西向东地理环境特征的过渡性。
(2)根据材料,分析永定河调水工程建设的显著优点。
(3)简析永定河生态调水的主要季节及其原因。
(4)阐述该调水工程给永定河流域带来的生态效益。
2020-07-16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试题

3 . 海草房,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冬暖夏凉,百年不腐,是我国某沿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如下图)。海草长到一定高度后,海潮会将其成团地卷向岸边,经晒干后使用;老的海草要比嫩的耐用,冬、春的海草要比夏天的结实。海草房屋顶先用木材搭建成等腰三角形,顶角大约为50°左右;上面再用海草苫成厚厚的房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是(     
A.冬暖夏凉,温和湿润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多雪寒冷
C.全年高温多雨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用海草建房的原因,可能是(     
A.附近的海草质量不好B.修建的技术难度太大
C.居住海草房感觉太热D.海草房修建成本太高
3.现在当地不再建海草房的原因可能是(     
①近海养殖的规模发展②建房的技术失传③生活观念的改变④国家政策不允许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0-07-07更新 | 46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九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綜地理试题

4 . 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单位面积内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所占百分比。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3月积雪融化,植物开始生长
B.6月降水增多,植物生长较快
C.8月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
D.9月台风影响,植物密度减少
2.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A.4、5月小麦生长后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B.4、5月小麦播种时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C.8、9月小麦播种时期,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D.8、9月玉米高粱播种,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花状似百合花,又名忘忧草,根系在-10℃仍可休眠过冬,春季再萌发。黄花最适宜中等湿「山西省地形土壤。光照适应性宽泛,光照好时制造的有机物营养更加丰富。将黄花煮熟干制成黄花莱,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云州区为中国黄花之乡,已有两千多年的黄花栽培历史,有着丰富的种植和加工经验,以品质好著称。近年来云州区积极鼓励发展黄花规模化种植,全区现有黄花面积15万亩,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的脱贫问题。


(1)据图分析大同云州区发展黄花规模化种植的条件。
(2)黄花菜干制分晒干和烘干两种方法,试分析云州区发展黄花加工产业的优势。
(3)近年利用黄花种植优势云州区开发特色旅游业,可开发哪些具体旅游项目?
(4)评价云州区及周边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状况。

6 . 地表水分盈余量是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差值,数值越大,地表越湿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长季(5-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分盈余量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处生长季地表干湿状况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量差异B.平均海拔差异
C.冻土分布差异D.地形分布差异
2.与华北地区相比,春季该地区地表水分盈余量较大,主要原因是春季该地区(     
A.降水量大B.用水量少
C.积雪融水量大D.节水技术先进
3.21世纪以来,该地区生长季地表呈现变干趋势,使得图中地表水分盈余量300 mm等值线(     
A.向东移动B.向西移动
C.向西南移动D.向西北移动
7 . 下图表示该区域某一粮食作物生长周期(约252日)内的降水量(单位:m)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的河流都具备的特征是
A.冬季都有凌汛现象B.全年都可以通航,水运价值高
C.含沙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大D.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图中所示的粮食作物最可能是
A.玉米B.冬小麦C.棉花D.春小麦
2020高三下·北京·专题练习
8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渤海粮仓”是2013年启动的一项大型农业科技工程项目,计划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到2020年增粮50亿千克的目标。


五年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通过示范推广十余种主体技术模式,扬长避短,共推动区域增粮209.5亿斤,节水43.5亿方。部分模式及分布区如下表所示。



指出表格中四种技术模式分别利用或改造的自然区位条件。
2020-06-0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综合题答题技巧(北京专用)12--农业区位与发展类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



(1)图中由①→②→③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比较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并指出两地主要水汽来源。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2020-05-26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坝上高原(俗称“坝上”)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平均海拔1400-1600m。坝上地区水资源供应以地下水为主,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4.12%。下图为2012年9月一2013年8月张家口北部坝上高原典型站雨量与地下水埋深对照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坝上地区冬季地下水埋深变化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较少B.地表封冻C.生活用水少D.森林覆盖率高
2.6-8月影响坝上地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气压C.风速D.降水
3.4-6月坝上地区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造成
A.牲畜大量死亡B.海水入侵C.地表植被枯萎D.滑坡风险增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