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散系概念及其分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之间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以制取Fe(OH)3胶体
C.可用半透膜除去淀粉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钠
D.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11-12高二上·福建龙岩·期中
2 .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是否能透过滤纸D.是否为均一、稳定、透明的外观
2022-12-19更新 | 475次组卷 | 65卷引用:重庆市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C.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D.两种盐反应不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4 .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单质与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D.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属于并列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化学贯穿古今,下列对古诗词所涉及化学知识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陈醋是混合物
B.“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清香的美酒在酿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涉及电子转移
C.“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熬胆矾铁斧,久之亦化为铜”,其中铜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6 .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根据SiO2是酸性氧化物,判断其可与NaOH溶液反应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根据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D.根据酸分子中H原子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2022-06-30更新 | 3269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径为的“钴钛菁”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该分子直径比的直径大
B.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C.可以用滤纸分离除去胶体中的
D.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8 .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共性。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分类依据分类结果
A溶液的酸碱性将化合物分为酸、碱和盐
B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物质或其溶液是否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化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A.AB.BC.CD.D
9 .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废酸液除铁锈B.石狮受酸雨侵蚀
C.光束通过Al(OH)3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D.用少量食醋浸泡保温瓶中的水垢
10 . 对溶液、浊液、胶体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都呈电中性B.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C.都是混合物D.溶液、胶体均能透过半透膜,只有溶液能透过滤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