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6 道试题
1 . MFC—电芬顿技术不需要外加能量即可发生,通过产生羟基自由基(•OH)处理有机污染物,可获得高效的废水净化效果,其耦合系统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池中OH-移动的方向从N室到M室
B.电子移动方向为a→Y,X→b
C.乙池须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使用
D.Y电极上得到双氧水的反应为:O2+2e-+2H+=H2O2
2 . 铁铬液流电池是一种在酸性介质中,正、负极活性物质均为液体的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氧化性:Fe3+>Cr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a电极经负载流向b电极
B.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Cr2++Fe3+=Cr3++Fe2+
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r3++e=Cr2+
D.充电时,H+由左侧电极室经交换膜移向右侧
2022-01-05更新 | 60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神州智达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化学试题
3 .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锂—二氧化碳二次电池的研究取得了突破,该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3CO2+4Li=2Li2CO3+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隔膜两侧的电解液a、b均可选用水性电解液
B.放电时,电子从锂电极流出,最终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回锂电极,构成闭合回路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 4Li ++4e = 2Li2CO3+C
D.充电时,锂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2021-12-31更新 | 37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擎云级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NH3−O2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能量之间的转化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Na+向电极b迁移
C.电池工作时,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D.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
2021-12-31更新 | 82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中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用特殊电极材料制作的新型二次电池在放电时发生如图所示的电极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为原电池的正极
B.该电池对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C.电子由A极经导线流向B极
D.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021-12-3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教育体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诊断测试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设计装置如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电池I工作时,石墨电极发生反应:Ag++e-=Ag
B.电池I中Cu块取出前后灯泡亮度没有变化
C.电解池II工作时,电子从b端流向a端
D.电解池II工作一段时间后,b与石墨C2电极之间会产生蓝色沉淀
2021-12-30更新 | 6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7 . 用石墨烯锂硫电池电解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和石墨,工作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是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流动的方向:
C.正极可发生反应:
D.锂电极减重时,则电路中转移电子
8 . 利用反应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从电极A流出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电极B
C.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D.当有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9 .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流向
B.无汞环保碱性电池,可以随生活垃圾一起丢弃
C.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是
D.金属—空气电池,金属是电池负极
10 . 利用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表、橙汁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
C.锌片、铜片与橙汁构成的原电池,锌片作负极
D.锌片、铜片与橙汁构成的原电池,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2021-12-30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