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一种新型的“电池的正极采用含有的水溶液,负极采用固体有机聚合物[用An, (Ali)n表示],电解质溶液采用溶液,聚合物离子交换膜作为隔膜将液态正极和固态负极分隔开(原理示意图如图)。已知含的溶液呈棕黄色,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图甲是原电池工作原理图,图乙是电池充电原理图
B.放电时,正极液态电解质溶液的颜色变浅
C.放电时,从右向左通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19-05-09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2 . 高锰酸钾在化工医药、水处理等很多方面有重要应用,可以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下。直流电源采用乙烷—空气的碱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电流效率η=×100%)
   
A.电源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6-14e-+18OH-=2CO32-+12H2O
B.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a极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D.若消耗0.02mol,产生0.055mol,则
3 . 下图是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2e-=NaBr3+2Na+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2S2-2e-=Na2S4+2Na+
C.放电时,Na+经过离子交换膜,由b池移向a池
D.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2.24 L H2时,b池生成17.40gNa2S4
2019-04-18更新 | 1496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利用膜技术原理和电化学原理制备少量硫酸和绿色硝化剂N2O5,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b反应式是O2+4e-+2H2O=4OH-
B.电解后乙装置d电极附近溶液的pH不变
C.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2O4-2e-+H2O=N2O5+2H+
D.甲中每消耗1mol SO2,乙装置中有1mol H+通过隔膜
2019-04-14更新 | 3562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5 . 下图是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 Li+由左向右移动
B.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
C.充电时, 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
D.充电时, 导线上每通过1mole-, 左室溶液质量减轻12g
2019-03-26更新 | 2074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中学(科学高中部)2019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6 . 有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两极区用阳离子交换膜隔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I3-+ 2e-= 3I-
B.电池充电时,电解质为K2S2和K2S4极区的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
C.电池放电时当有0.2mol K+通过离子交换膜,电路中转移了0.2mole-
D.利用该电池电解100mL 0.2mol/L的CuSO4溶液 ,当电路中有0.1mol e-通过时,理论上可析出3.2g金属铜
7 . 用石墨烯锂硫电池电解制备Fe(OH)2的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Fe和石墨,工作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流动的方向:B→Y,X→A
C.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D.锂电极减重0.14g时,电解池中溶液减重0.18g
2019-03-14更新 | 71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理综化学试题
8 . 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如图所示。放电前,被交换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S22――2e===S42
B.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Br-2e===Br3
C.放电时,Na+经过离子交换膜,由b池移向a池
D.充电时,M接电源负极,N接电源正极
14-15高三上·辽宁·期中
9 .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 + 3O2 + 4KOH=2K2CO3 + 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 8H
C.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
D.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
10 . 据报道,我国研制出“可充电钠——二氧化碳电池”,电极材料为钠金属片和碳纳米管,电解液为高氯酸钠一四甘醇二甲醚,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生成固体Na2CO3沉积在碳纳米管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钠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每消耗3molC02,转移12mol电子
C.充电时碳纳米管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2Na2CO3-4e-=4Na++3CO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