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三位科学家。下图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负极材料为嵌锂石墨,正极材料为LiCoO2,其总反应可表示为:LixCy+Li1−xCoO2=LiCoO2+C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锂离子由a极脱嵌,移向b极
B.充电时b极的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xLi+
C.充电时,a极接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使用LiPF6的碳酸酯溶液作电解液是为了避免使用水溶剂会与金属锂反应
2 . 《X-MOL》报道了一种两相无膜锌/吩噻嗪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水系/非水系电解液界面上来回穿梭,维持电荷守恒)。

已知:的密度为,难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使用时不能倒置
B.充电时,石墨毡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放电时,层移向水层
D.放电时,Zn板每减轻6.5g,水层增重29g
3 . 碱吸-电解法处理硫酸厂烟气中SO2的流程和电解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解池的阴极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
C.半透膜Ⅰ为阴离子交换膜,半透膜Ⅱ为阳离子交换膜
D.若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 L的气体G,则有2 mol M离子移向左室
4 . 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所用液体密度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分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及浓度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Mg(液)层的质量减小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g2++2e-=Mg
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发生还原反应
D.该电池充电时,Cl向中下层界面处移动
2021-12-02更新 | 280次组卷 | 17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5 . 锂钒氧化物全固态电池结构如图所示,放电时移向电极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由引线端子B流出
B.纳米碳管作为金属锂的载体,为该电池的负极
C.充电时,引线端子A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
D.充电时,电极的反应式为:
2021-10-15更新 | 112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最后一模)化学试题
6 .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是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电极a与电源负极连接,电极b与电源正极连接
B.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C.电池工作时,负极材料质量减少1.4g,转移0.4mol电子
D.电池进水将会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7 . 锌-空气燃料电池(ZAFC)具有携带方便、成本低及安全无污染等优点,在离网电源及汽车电源的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我国研制的新型锌-空气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4]2-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增大
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阴极移动
8 . 某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截面结构如图所示,电极A为非晶硅薄膜,充电时得电子成为Li嵌入该薄膜材料中;电极B为薄膜;集流体起导电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集流体A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B.放电时,外电路通过电子时,薄膜电解质损失
C.放电时,电极B为正极,反应可表示为
D.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2021-06-15更新 | 12013次组卷 | 3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考试化学试题
9 . 如图为拟通过甲装置除去污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同时利用此装置产生的电能进行粗铜的精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当电路中有0.2mol电子通过时,Y极质量可能减少3.2g
C.A极的电极反应式:+e-=+Cl-
D.工作时,B极附近液体pH值减小
10 . 用Mg-NaClO燃料电池作电源模拟消除工业酸性废水中的(还原为Cr3+),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材料为Mg,发生氧化反应
B.金属铁电极反应为:Fe-3e-=Fe3+
C.处理后的废水比原工业废水的pH大
D.装置工作过程中消耗7.2gMg,理论上消除0.lmo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