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有机物液流电池因其电化学性能可调控、有机氧化还原电对反应活性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南京大学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水系分散的聚合物微粒“泥浆”电池,该电池(图1)在充电过程中,聚对苯二酚(图2)被氧化,能通过半透膜,而有机聚合物不能通过半透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电极接外接电源的负极
B.充电时,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ne- +2nH+
C.放电时,极区向极区迁移
D.放电时,电极附近的减小
2 . 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正极区溶液的pH增大
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
C.充电时,电极a连接电源负极
D.充电时,负极材料每增重13g,中性电解质溶液减少11.7g
3 .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能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OH能将苯酚氧化为CO2和H2O,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极为正极,N为阴离子交换膜
B.d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O-e=·OH +H+
C.a极区每产生1 mol Cr(OH)3,C 极区溶液质量减轻3g
D.b极区消耗1 mol C6H5OH,理论上电路中转移电子28 mol
2023-12-11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化学试题
4 . 科学家近日发明了一种无污染、无需净化高效产氢的可充电电池,电池示意图如下。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实现了阴极析氢和氧化两个独立的反应,可稳定循环600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阴极区溶液减小
B.放电时,由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充电时,b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
D.产生,a极质量增大
2023-01-14更新 | 6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化学试题
5 . 有机电化学合成是目前公认的一种绿色可持续性合成策略,电化学合成1,2-二氯乙烷的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为负极,离子交换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
B.M极发生反应
C.电路中每通过1mol理论上消耗14g乙烯
D.随电解进行需及时补充
6 . 锌离子电池成本低廉、安全性好,其原理如图,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ZnMn2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Zn2+由b极区向a极区迁移
B.充电时b极发生还原反应
C.放电时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a极理论增重65g
D.充电时a极反应为ZnMn2O4-2e-=Zn2++2MnO2
2022-01-2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一种可充放电的铝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为AlxCly离子液体,CuS在电池反应后转化为Cu2S和Al2S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CuS从电极表面脱落,则电池单位质量释放电量减少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中,消耗1molAl的同时消耗7molAlCl
C.该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D.为提高电池效率,可以向CuS@C电极附近加入适量AlCl3水溶液
2021-12-30更新 | 4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是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电极a与电源负极连接,电极b与电源正极连接
B.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C.电池工作时,负极材料质量减少1.4g,转移0.4mol电子
D.电池进水将会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9 . 《X-MOL》报道了一种两相无膜锌/吩噻嗪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水系/非水系电解液界面上来回穿梭,维持电荷守恒)。

已知:的密度为,难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使用时不能倒置
B.充电时,石墨毡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放电时,层移向水层
D.放电时,Zn板每减轻6.5g,水层增重29g
10 . 在如图串联装置中,通电片刻即发现乙装置左侧电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当甲中产生4.48L气体时,丙中Cu电极质量增加21.6g
B.电解过程中丙中溶液酸碱性无变化
C.向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可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
D.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
2021-10-23更新 | 61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一中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