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某研究机构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电解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池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的接的是电极
B.电解池中膜、膜均为阳离子交换膜
C.电池中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D.当电池生成时理论上电解池中产生
2022-12-13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三)化学试题
2 . 2022年7月,中科院在锌碘液流可充电电池领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引入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其单体为NVP,NVP可结合I2,经一系列变化生成可溶性聚碘配合物NVP-2I,有效提高锌碘液流电池碘正极容量,避免了电池改进前I2+I-=I导致I-利用率降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a极为阴极
B.将该电池用于铁制品的腐蚀防护,应将电极b与铁制品相连
C.电池改进前,放电时1molI,转化为I-,转移2mol电子
D.放电时,b极反应:2I2+NVP-I2+2e-=NVP-2I
2022-12-03更新 | 44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化学试题
3 . 实验中制得的在高温条件下与煅烧可得,其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如图为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锂离子导体膜只允许通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锂离子向钙电极方向移动
B.钙电极的电解质不可以替换成硫酸锂溶液
C.理论上,每消耗x mol Ca,可生成1mol
D.放电时,电极上发生的嵌入,
2022-11-19更新 | 49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如图所示的装置,通电较长时间后,测得甲池中某电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中某电极上析出0.64g某金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池是b电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是c电极上析出某金属
B.甲池是a电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是d电极上析出某金属
C.该盐溶液可能是CuSO4溶液
D.该盐溶液可能是Mg(NO3)2溶液
5 . 某研究小组在电压为24V时进行如下实验,电解3分钟后,发现下列现象。
编号
装置
现象小灯泡微弱发光,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两极均产生气泡,溶液无明显变化两极均产生气泡,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阴极附近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小灯泡微亮可能是因为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导致其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小
B.对比①和②,白色浑浊的出现与电极材料有关
C.对比①和③,白色浑浊是由于OH-迁移到阳极使Ca(OH)2沉淀析出
D.阳极附近白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CaCO3
2022-10-15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化学试题
6 . 2019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锂离子电池发展方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颁奖词中说: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下面是最近研发的可充电电池的工作示意图,锂离子导体膜只允许通过,电池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非水电解质,其与溶液的主要作用是传递离子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C.充电时,电极发生嵌入,放电时发生脱嵌
D.充电时,当转移0.2mol电子时,左室中电解质的质量减轻2.6g
7 . 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团队研制的一种水性聚合物-空气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如图。N极为尖晶石钴,M极为碳纳米管上的聚合物,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
B.放电时, 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ne =
C.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N极上有5.6L 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
D.充电时,N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2022-09-15更新 | 16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8 . 锂离子电池具有质量小、体积小、储存和输出能量大等特点,是多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和交通工具的常用电池。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溶液(无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极a为电池的正极,充电时电极b作阳极
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C.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
D.放电充电时,锂离子往返于电池的正极负极之间,完成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2022-09-13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 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太阳能路灯蓄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M电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Li+通过,电池反应式为LixC6+Li1- xFePO4 LiFePO4+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从左边移向右边,从右边移向左边
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Li1-xFePO4+xLi++xe- =LiFePO4
C.充电时M极连接电源的负板,电极反应式为C6+xe-=
D.充电时电路中通过2.0 mol电子,产生28 gLi
10 . 利用浓差电池电解溶液(a、b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可制得和NaOH,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B.c、d分别为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C.浓差电池放电过程中,Cu(2)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D.浓差电池从开始工作到放电结束,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160gNaOH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