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纽约人口超过了英国的工业中心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的总和。同时,“恶行、犯罪和疾病已进入了城市。”一些学者提出大型城市公园将会促进各阶层间的交流与融合。纽约商人也需要通过建设城市公园促进地产升值。1853年纽约州议会决定在市中心曼哈顿岛兴建中央公园。1873年该公园最终建成,面积340公项,占150个街区。中央公园的景观虽然都是人工创作,但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田园牧歌式的草地、风景如画的灌木丛、高低起伏的小山丘和平静如水的湖面,使人们在繁杂的城市空间中拥有了一处宁静、自然、惬意的休闲之所。纽约中央公园开创了城市公园的先河,美国由此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

——据[美]兰克维奇《纽约简史》等

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城市郊区化,纽约中央公园出现危机。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垃圾、涂鸦、高犯罪率等恶化了公园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复兴中央公园运动兴起。新成立的中央公园管理委员会与纽约市政府联合,开始了长期合作。通过实施复兴计划,对公园内重要的景观进行恢复和改造,并部署骑警加强巡逻。公园管理委员会迄今为止共投入了接近3亿美元来复兴公园。这些资金大都来自个人和公司的捐助。时至今日,中央公园拥有2.6万棵树,275种鸟类等,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多达2500万人次。公园逐步成为曼哈顿的绿肺,起着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天然调节器的功能,是城市中各种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

——据[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纽约中央公园的特点,并简析其兴建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纽约中央公园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纽约中央公园的兴衰给我国城市建设提供的经验教训。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英国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变化

年份英国人口(千人)城市人口
(千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17517390165722%
180110755348832%
1851208791119454%

——(依据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

阅读上表,概括1751~1851年英国人口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018-06-09更新 | 6267次组卷 | 4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时间状况
1949年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157辆,包括日本丰田客车、美国道奇车,以及捷克的“布拉格”“克罗沙”“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
1957年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北京街头的公交车才开始有了“纯中国血统”,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的。
20世纪
60—70年代
随着一汽、重汽不断开发新车型,城市客车BK651,642,611等车型不断开发,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为主的时代:70年代末,北京拥有将近3000辆公交车。
改革开放以来1980年8月,公共交通局改为公共交通总公司。2005年1月1日,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改制更名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进入90年代,北京街头相继出现了双层公交车和空调公交车。2001年研制成功了京华巡洋舰,车身长18米,核定载客200人,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欧III标准,是300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
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公交总公司加快推进清洁燃料工程,购置清洁燃料车2283辆。到2000年末,公交总公司清洁燃料车总数将达到5923辆,占全部公共汽车总数的78.9%,其中纯天然气公共汽车1300辆。

——摘编自张蕊《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概括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展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