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日俄战争时,沪商沈敦和以在华中立国代表的名义组建“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战争期间救济46万余人。清政府战后接管,更名为“大清帝国红十字会”,使其变成一个官办组织。但该组织在辛亥革命中无法适应战地救护,更不抢救革命党人。沈敦和再次组建“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对作战双方开展战地救护。沈敦和将红十字会和“万国”结合起来
A.是为募而壮大自己的声势
B.有利于凸显民间中立开展救护
C.以便展开与清政府的抗衡斗争
D.是因为渴望得到列强大力支持
2 . 根据民国惯例,募集社会捐赠救灾恤难的途径主要有:政府公务员薪金扣减充作赈捐,向中外各团体及个人募捐等。1913年民国政府规定:“凡捐款逾一万圆或募捐逾五万圆以上者给特别奖章,凡捐款逾五千圆或苏捐逾三万圆以上者给一等奖章……凡应给娠抚奖章者随给执照以资证明”。这说明
A.以工代赈举措具有时代特色
B.政府发挥调配社会资源功能
C.救灾资金中社会捐赠比重大
D.赈灾政策长期持续实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下列关于明政府应对疫病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积极应对疫病B.重点是灾后赈济救助
C.防疫措施体现理学主张D.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