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据考订,殷商时代的人认为天命将永远不离子孙;周人由殷商覆亡的教训中体会出天命靡常,恒无一定的道理,认为上苍鬼神是否佑助周王朝,并非上苍自己的决定,应该凭恃百姓的意志决定。据此可知,周人
A.萌生尊重祖先的意识B.具有敬德保民的观念
C.否定崇拜先王的行为D.传承天命靡常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后,西周政权面临着如何处置庞大的殷族遗民的问题。据《说苑·贵德》记载,太公认为“咸刈厥敌,使靡有余”,周公则提出“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的主张。周公的主张体现了
A.血缘分封的宗族观念B.选贤任能的传统美德
C.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D.敬德保民的人本思想
3 . 西周至春秋时期,史籍中常有“国人皆咎公”“以说(悦)于国人”“国人不欲,故出(驱逐)其君”“盟国人于毫社”“国人助之”等记载。这表明该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B.民主思想影响深远
C.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D.“国人”的政治势力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时期,大部分农官,尤其是高级农官,主要是父子相承,世族任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高级农官往往由诸侯亲自任命,或由代表他们的有关行政机构任命。至于基层农官,一些有实权的大臣和郡县长官都有权任命。这说明
A.血缘宗法关系已经消失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
C.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D.井田制度逐步趋于瓦解
5 . 周代在王权神化上与商代不同,逐渐把商人的至上神,转换为天。并且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思想,即如果统治者的行为不合天道,天可以不保佑统治者。周代出现以上思想变化的原因是
A.论证周王统治合法性的需要B.天人感应思想对周人的影响
C.确定血缘和亲疏关系的需要D.民本思想对天命观念的影响
2021-08-25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新课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立国后,将殷商遗民分别封赐给卫国和鲁国,并告诫他们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将夏遗民“怀姓九宗”封赐给晋国叔虞时,也告诫他对待与戎族杂处的夏遗民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西周这种做法旨在( )
A.保留前代制度风俗B.加强各族之间文化交流
C.确立分封制的原则D.缓和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7 . 殷商甲骨卜辞内容大多和以商王为核心的贵族决疑于卜筮有关;到了春秋时期,卜筮的原则发生改变。据郑玄《礼记注》载:“(卜筮者)当正己之心,以问吉凶于蓍龟。不得于正,凶则卜筮其权也。”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人将道德因素加入卜筮中B.人的道德决定了卜筮的结果
C.周代延续商代对鬼神的敬畏D.周人利用卜筮维护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诗经大雅》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尚书召诺》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统治者也有意识地整编前代文献。“殷鉴”观念
A.推动了重史传统的形成B.旨在强化对思想的控制
C.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延续D.是对商文化传统的沿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殷人尊神,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之大节也”。而周人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商周认识的变化说明
A.国家治理借助神权与战争B.逐渐形成敬天保民的思想
C.开始出现早期民主思想D.对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10 . 古代中国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吏都撰写祈雨文。其内容主要是向诸水神诉说旱情的严重,向神灵祈求怜悯天下苍生及时降雨。宋祁的《北岳祈雨文》提到“臣日自省,不知所就,惟身多罪,蔽暗懦愚,非帝所赦,不敢逃诛,斯民何辜。”由此可知祈雨文
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B.体现了悲悯的人文精神
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D.缓解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