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1 . 宋朝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
(1)采用地方三级制:______、州、县
(2)划分地方官职权(路)
(3)____政治:设置知州,知县由中央任命,均为______;设_______进行监督
2022-09-1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整合清单03中国古代史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2 . 宋立国以来,一到灾年就大量到地方上招收灾民进入军队,致军中老弱病多。有时也抓一些罪犯、地痞流氓来补充兵源。这说明当时(     
A.编练禁军减弱地方军力B.军队规模小制约战斗力
C.通过募兵维护社会稳定D.官府主导社会保障事业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制度而言,朝代与朝代之间永远是“继承”大于“断裂”的,制度自身自有其惯性。隐藏在制度的延续性下面的,是各个朝代所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官僚的选任,新中国成立之初通常会“急于选拔人才”;四十年之后则难免“员多位少”、一位难求;再和平发展四十年,家族背景在官员升迁中的权重必定会大大提高。又比如皇帝周边势力(后妃、外戚、宦官等)的处置问题,士大夫与皇帝的关系问题,官员管理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治理问题,兵权的收放与边防的关系问题等。这些共性问题才是帝国治理的真正难题,也是“理乱兴衰”的深层原因。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4 . 宋高宗曾下诏“将诸州所收经制钱专委通判”。后来,由于通判不能很好地管理经总制钱,朝廷又下诏由知州、通判同掌。1146年,朝廷又下令“专委通判拘收”。这些举措(     
A.健全了地方行政管理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调整了中央行政机构D.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5 . 北宋初期,转运使一职承袭唐制,纯为军事性质,使职随事而命,名称不一,或曰随军转运使,或曰军前转运使。后来“罢节镇统支郡,以转运使领诸路事”,并设副使,互不统属,共掌经度一路财赋。据此可知,宋朝转运使职务的演变(       
A.表明中枢权力体系日渐完备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
2022-07-01更新 | 39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全国通用)
6 . 《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北宋名将狄青担任河北真定路副帅时,举行酒宴,一个名叫刘易的低级文臣也在座。酒宴中有伎人以儒者为戏,刘易大怒,指着狄青骂道“黥卒竟敢如此”,把酒杯摔在地上不辞而去。而狄青“笑语益温”,第二天亲自登门向刘易赔罪。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了宋朝
A.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B.文武兼备的人才标准
C.秉笔直书的史学精神D.忠君勇猛的武将形象
7 . 北宋官修的《新唐书》对武将李靖的评价略其武功,褒其文德,重点描绘李靖参加朝议“恂恂(恭谨温顺)似不能言,以沈厚称”,其他武将如李大亮、刘仁轨等也有相似内容。这种做法意在
A.秉持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B.推崇重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C.树立忠君勇猛的武将形象D.彰显秉笔直书的史学精神
8 . 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中,对于灾害时路级诸司赈救的合作有明确的诏令,"安抚司体谅措置,转运司检放展阁,(军粮阙乏,令听以省计通融应副),常平司籴给借贷,提点刑狱司觉察妄滥,如或违戾,许互相按举”。这反映出南宋时期
A.中枢运转效率提高B.地方治理的精细化
C.立法加强君主专制D.国家日益积贫积弱
9 . 宋朝灾年招募流民、饥民当兵,是一项传统国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欧阳修认为“不收为兵,则恐为盗”。而有人认为“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据此可知
A.征兵作为国策已成为上下的共识B.募兵为稳定统治却加重财政负担
C.募兵是为了改变强干弱枝的局面D.军费开支过大成为冗费出现根源
10 . 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到宋代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宋廷始终强调文治,使地主阶级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凭学识取得官位。能够保障这种官僚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科举选官制的发展B.三司体制的建立
C.军政官须文员担任D.监察制度的实施
2021-12-11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红色七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