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苏轼指出:“方今天下……非有乱臣割据四分五裂之忧,而休养生息,常若不足于用。非有权臣专制擅作威福之弊,而上下不交,君臣不亲。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A.对前代问题矫枉过正的结果B.崇文抑武方针造成兵力弱小
C.机构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加强中央集权所产生的弊端
2022-06-05更新 | 169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宋代,江西饶州盛行这样一种风气:“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建学独先于天下”的延平府,出现了“家乐教子”的社会风尚,史书甚至说此府“五步一塾,十步一庠”,其读书风气则是“朝诵暮弦,洋洋盈耳”。这一风气(       
A.与宋朝治国方略的调整密切相关B.表明宋朝重建儒家纲常伦理的迫切性
C.为科举制的推行提供了有利条件D.说明宋朝大一统思想文化构建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代“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宋初曾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以至两宋时代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纠正藩镇割据之弊B.传统坊市制度走向瓦解
C.中央政府财政困难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
5 . 唐代,福建地区有福州、建州、泉州、汀州、漳州等5州;北宋初年增加了邵武军、兴化军和南剑州,二级政区扩大为8州军。这反映了当时
A.福建成为南方经济发展中心B.人口增加改变了地方行政制度
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域建制D.行政区划的调整兼顾区域平衡
6 . 北宋建国之初就设置了恢复“汉唐旧疆”的政治理想,即恢复汉唐以来以汉人为主体所建王朝统治的中原核心区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表达了“若与我大河之北,吾不复南侵矣”的疆域目标。辽太宗有“坐制南邦,混一天下”的政治追求。……澶渊之盟后,辽朝的心理疆界定格在幽云地区。这反映出
A.宋朝统治者追求政治“大一统”B.辽国统治者心理疆界的不断扩大
C.宋和辽实际疆界变化的可能性D.辽宋战争和边界争端的根本原因
2022-05-0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从先秦到隋唐,里长的选任主要是乡里举荐或百姓选举,由县令委任,被称为“里长官任制”。北宋至明清时期,里长的选任转向具有强制性徭役的职役﹐是为“里长职役制”。这一变化
A.完善了基层治理B.激化了官民矛盾
C.加强了中央集权D.保障了赋税征发
8 . 宋代统治者虽然在地方上设置了路级建制,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路、州、县的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大多直属于中央政府的相应部门,尤其在路一级,行政区划简直就是中央官员的巡行区域。这表明宋代
A.出现了冗官冗费现象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地方管理机制不健全D.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9 . 宋初,曾令诸郡毁废城垣,各地被迫或自发毁弃城壁的现象较普遍,导致许多府州县治所城市长期没有城郭,或虽有旧城而长年不加修理,使其自然废弃。这种不提倡内地州县筑城的政策,基本上延续了整个宋代。宋的这一做法
A.旨在加强中央集权B.促使市坊制度的瓦解
C.造成地方秩序混乱D.践行了无为而治思想
2022-04-13更新 | 613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北宋皇帝的指令,不论事情的巨细,原则上都要经过二府,否则不能施行;如果不经二府,直接由内官颁出,承受官署可以“执奏”,亦可加以抵制。这反映的实质是
A.二府已成为北宋的中枢机构B.北宋中央行政遵循一定程序
C.北宋建立严密中央决策系统D.君主专制受决策机构的制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