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朝之前,负责监察的御史大夫等称为台官,负责侍从规谏的谏议大夫等称为谏官,“台”官、“谏”官各有所司。宋朝之后,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这一制度变化
A.使监察谏议流于形式B.反映了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强化了台谏行政职权D.导致了冗官、冗费现象加剧
2 . 宋代的宗室、外戚、宦官等各种非理性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抑制,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文官政治的发达B.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
C.科举制的完备D.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
2020-10-29更新 | 595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太祖时期只有3位文官出任过正副枢密使,且都是短期或者临时兼任性质;太宗朝却有11位文官出任正副枢密使以及兼职,武将出身的却只有7位,且如上文所言,多为“具有军职身份却无武将本色的亲信之徒”。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武将权力太大B.崇文抑武政策C.加强皇权D.削弱地方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行政中枢是一个王朝行政的核心。下列各项中描述宋朝行政中枢的是
A.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被削弱
B.确立三省六部制,职权分工明确,彼此相互制约
C.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分宰相权力
D.设立军机处,使其成为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6 . 北宋出现了“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政治传统,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朝野的共识,宋神宗时期“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原则: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宋朝士大夫政治地位的提升(     
A.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B.反映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C.有利于以制度约束皇权D.根植于传统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2022-12-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962年,宋太祖下诏令,禁止新中进士到主考官那里谢恩;又命令进士及第的人不得称主考官为“恩师”“师门”,也不能自称“门生”。自宋太祖后期起,新中举人必须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这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此诏令旨在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C.打击贵族特权利益D.推进科举公平公正
8 . 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新设的机构,将宰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这表现在
A.设立中书门下B.增设参知政事C.创设三省六部D.设置御史大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权力分割过细B.崇文抑武政策
C.行政效率低下D.承袭前朝传统
10 .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卑官变高官,高官变虚衔,差遣变实官,佐官变正官,正官变虚衔,中朝官变外朝官,中央官变地方官,长官变为机关本位。这一变化
A.体现了官吏来源途径多元
B.符合政治发展的要求
C.反映了选官制度不断变化
D.表明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