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无立锥之地”;王莽改制,加重掠夺,致使农民倾家荡产,绿林赤眉应时而起;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毒害、敲诈百姓,“民不堪命,纷纷起义”。据此可知
A.两汉农民起义原因完全相同B.两汉农民阶级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统治阶级激进改革激起民变D.农民起义根源在于阶级矛盾激化
2021-11-16更新 | 33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初年,刘秀多次下诏释放囚徒,不断扩大赦免范围;前后七次释放奴婢,不断地重申“卖人法”、“略人法”等禁令。上述措施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
2021-11-07更新 | 1086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童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是西汉末年到新朝时期部分郡国名称变化表,据此可知,当时执政者
西汉时王莽新朝时
琅琊郡(今山东青岛、临沂地区)填夷郡
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地区)厌戎郡
代郡(今河北张家口蔚县一带)厌狄郡
长沙国(今湖南长沙—带)填蛮郡
A.严格控制外戚干政B.推行了不切实际的改革措施
C.力图解决王国问题D.着力抑制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4 . 王莽时期的绿林、赤眉起义和东汉的黄巾军起义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
A.阶级矛盾的激化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
C.自然灾害的严重D.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发展
2021-10-26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振兴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东汉田庄生产一览表。由此可知,东汉田庄(  )
生产行业产品种类
农业粮食作物麦、粟、黍、粳稻、大豆
经济作物胡麻、牡麻、蓝靛
手工业食用酿醋、酿酒、制糖
服饰纺织各种麻布和丝织物
冶铁各种农具、兵器

A.内部的商品交换频繁B.逐渐脱离了地方控制
C.生产行业间相互依赖D.生产具有自给自足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在山东沂南县一东汉大墓,出土一块汉画像石(图为该画像石拓片),表现的是豪强地主田庄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左侧是粮仓。据此可知,当时
A.国家政治相对清明B.休养生息政策成果显著
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D.存在地方势力膨胀隐患
2021-02-23更新 | 743次组卷 | 4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间接导致了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
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
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

A.“文景之治”B.“七国之乱”
C.“党锢之祸”D.“光武中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时期,以记录最为完整的京都洛阳为例,在一个半世纪中所遭遇的自然灾害约为百次。灾害发生的频次东汉较之西汉更高,王朝后期比前期更多。最后黄巾军大起义使东汉的统治名存实亡。据此可以推知
A.政府应对灾难的能力不足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B.自然灾害频繁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性原因
C.封建王朝自然灾害呈现前多后少规律性分布
D.封建政权加强救灾可以避免农民起义的发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皇帝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和地位,为他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作为谥号。如隋文帝,“文”就是谥号。下列历史概念中含有皇帝谥号的是
A.靖康之变B.康乾盛世C.光武中兴D.庆历新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末年政论家伸长统讲述了东汉豪强势力的迅猛发展:“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徙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关于东汉豪强势力的发展,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通过经商营利购买土地B.容易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C.反映了土地兼并的严重D.促使国家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