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晋朝的史料记载,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B.晋朝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实行封建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批迁入中原地区,建立了众多的少数民族政权。但隋唐以后,原先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如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官方民间编著的史籍中很少提到,这说明这些少数民族
A.已交融成为汉民族B.在历史进程中消亡
C.政权已被完全消灭D.迁居到遥远的边疆
3 . 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不仅思想活跃,行为也展现出一种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 特立独行、清静无为的特点。他们还颇喜雅集,谈论自然之美和一些玄之又玄的话题,对当时 政权分立、民族纷争的现实似乎毫不关心。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道家思想得到复兴B.士族政治僵化腐朽
C.佛教实现了中国化D.儒学丧失主流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A.桂陵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
2020-10-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侧重记载了曹操集团的种种事迹,以曹魏为正统。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也改成了“拥刘反曹”,以刘备为正统。上述材料表明
A.明代相关史实更加丰富B.正史应与小说互相印证
C.史书更能反映历史原貌D.文学作品大多符合史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晋书·陈寿传》记载,陈寿之父为马谡参军,街亭之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陈寿的父亲遭到牵连,受髡刑(剃去头发),因此陈寿在《三国志》中故意贬低诸葛亮,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以上内容表明
A.对历史文献的认识应持辩证态度
B.历史文献不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历史文献左右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D.历史文献的记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国时期,鱼豢著《魏略》记述“(氐族)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由与中国错居故也。”这一现象表明,氐人当时
A.已经完全以农耕生活为主B.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C.生产以耕织和饲养相结合D.深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020-01-17更新 | 676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资治通鉴》记载:“(西晋)永嘉之乱,中州人士避地河西(今河西走廊),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该现象体现了
A.中原文化的拓展
B.中西部经济融为一体
C.社会分化的加深
D.河西文化圈正式形成
2019-10-23更新 | 32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推动了社会发展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社会趋于安定
D.豪族趁机扩充实力,形成军阀混战
2019-08-24更新 | 926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