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下列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的是
①政权更替频繁   ②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③民族交融频繁   ④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巩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秦汉时期,平民百姓大都以素食为主,只有贵族,老者可以食肉,且对饮食礼仪有很多繁文缛节的规定。到了唐朝,食肉者不断增多,狂饮大嚼、粗放饮食代替了以往的精细餐饮。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B.食品结构的改变
C.儒家思想的影响D.民族交融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北魏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作者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   
A.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B.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
C.推动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D.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产生离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魏征主编的《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395-1453)金币、萨珊波斯(224—651)银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后来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这一考古发现()
A.有利于印证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B.表明中欧之间的交流始于南北朝
C.证明《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D.可印证当时中西贸易的繁盛
2020-05-13更新 | 381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2月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5 .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B.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
C.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D.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
2020-05-11更新 | 1845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高二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  )
A.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
C.促进北魏经济发展D.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
2020-01-01更新 | 495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二者虽然都是在北魏时期开凿,但是风格不同。云冈佛像的造型,一般是唇厚、鼻高、目长、额丰、肩宽,显得庄严雄健。龙门石窟则更多地表现出中国的艺术形式,大佛的形象也由庄严肃目变为和蔼可亲。出现这种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
8 . 下列对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体制的落后B.民族问题的突出
C.阶级矛盾尖锐D.汉族文化被抛弃
10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两晋时期人口流动的主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2019-10-22更新 | 239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