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     
A.七国之乱B.绍兴和议C.靖康之变D.安史之乱
2 . 东晋时期,有“王(东晋时期大家族王氏)与马(东晋皇帝司马家),共天下”的说法,到了宋朝时则有“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得以加强B.文官政治局面的结束
C.贵族政治已经结束D.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及其他一些诗文中,用语暗藏讽刺朝政、针砭新法内容。此案中,苏轼险丧命牢狱,最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材料体现了(     
A.“乌台诗案”开“文字狱”先河B.北宋王安石提倡的变法斗争激烈
C.宋代“重文轻武”治国方略调整D.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常常以“留使”“留州”等名目截留财物。宋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防弊之政”是设立(     
A.参知政事B.枢密院C.转运司D.通判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南宋绍兴和议后,南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缴纳一笔财物,被称为(     
A.岁币B.岁赐C.岁贡D.岁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代,在州一级所设的通判,有权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还有权弹劾州府所有官员。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A.官员生活的腐化B.政治制度的僵化C.专制集权的强化D.崇文抑武的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B.政事堂处于中央权力中心
C.三省六部制初步创设D.分散中枢权力以加强皇权
8 . 下图所示是辽、西夏、北宋形势图,图中对应的①②③及其都城正确的是(  )

 辽、西夏、北宋形势图
A.①辽—中京 ②西夏—兴庆 ③北宋—东京
B.①西夏—兴庆 ②辽—中京 ③北宋—东京
C.①西夏—兴庆 ②北宋—东京 ③辽—上京
D.①北宋—中京 ②辽—兴庆 ③西夏—东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时人描述宋初:“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召而归之京师。”材料认为宋初的政治制度(  )
A.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B.强化了各级机构的权力
C.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D.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朝实行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造成土地兼并成风,普通百姓生活困苦,农民起义不断。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清查丈量各州县耕地,核定各户占有土地的数量,然后编制地籍及各项簿册,按各等地的每亩税额进行收税。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看,此种做法的目的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
C.增加农民的劳作时间D.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