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另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知宋朝
A.废除三公九卿制
B.开始确立众相制
C.相权进一步削弱
D.枢密院独掌实权
2 . 关于赵匡义(宋太宗)在陈桥兵变时是否建议太祖“禁剽劫”,宋太宗时第一次修订《太祖实录》,“禁剽劫都城实为太祖自行约束”。宋真宗时重修《太祖实录》,“遂相与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史著编撰体例
B.史著编撰意图
C.史学家的学识
D.史料运用方式
3 . 北宋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故包拯权知开封府时规定,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这一做法有利于
A.提高行政效率
B.改变三冗局面
C.精简司法机构
D.根除官吏贪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毕士安是某朝抵抗派宰相。乾德四年考中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咸平中,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元年先后任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毕士安所处的朝代为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宋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赵匡胤曾问赵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何如?”在这里,宋太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政府军费开支太大
B.地方藩镇拥兵自重
C.辽和西夏屡屡进攻
D.农民起义连年不断
6 . 宋太祖年间,将军曹彬虽位居枢密使,但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士大夫的车马,他都主动令车夫将自己的车辆驰入路旁街巷,所谓“必引车避之”。这一现象折射了当时(       
A.宰相权力遭到削弱B.枢密使权力被架空
C.崇文抑武风气盛行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024-03-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初年,宋太祖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设通判监督知州,财政上规定地方赋税大部分运往中央,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使得地方实现了有效治理
C.形成“三冗”局面D.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
8 .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将宋太祖赵匡胤视作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并称的风流人物。毛泽东之所以如此评价宋太祖,最有可能是因为他:
A.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B.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
C.确立的政治制度具有开创性
D.统治时期出现了清明之治和封建盛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鉴于唐末五代的乱象,北宋统治者“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并且由此完成了制度设计。北宋制度设计
A.分化兵权铲除了割据基础
B.分化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利于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政策与措施的针对性较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